作者:格总
1
有人来应聘中层管理者,我呢,通常不太在意他之前带多少人团队。
他以为自己是管理者,在我眼里,充其量就是个“带过团队的基层员工”。
为啥呢?
我判断一个人是管理者还是基层啊,相比头衔,团队人数,更看重这一点:
占比越少,越基层;占比越多,层级越高。
很多老行业(这里不点名了)发展慢悠悠的,这么多年,固化出一套“古老但管用”的规则。
客户就那么几个,玩家永远都是熟人,市场年年有且随GDP小幅度波动,整个行业按部就班。
好,你确实晋升开始带团队了,你以为就可以大展拳脚了吗?想多了。
改变?没必要。
要做的事儿呢,只是像前任那样制定个计划,然后推动,监督,检查,连表格模板都不带换的。
跟对手是堑壕战,消耗战,对天放空炮,大家意思意思。
决策?不存在的。
这不叫管理者,按我的说法,只能叫带团队的基层员工。
干的是基层的活儿,心态上把自己当管理者,你说你能受欢迎吗?
我要是你老板,高管是我一起创业的兄弟,毕竟还有交情,基层是干活儿的主力,只有你这样的我可以随时抛弃。
但是呢,一些新行业又不一样。
市场爆发增长,一天一个样,老板心急火燎。
这就是为啥有人抱怨,说老板昨天的命令啊,今天又改,今天还没做好呢,明天新想法又来了。
很正常啊,怪就怪市场变化太快。
团队也是,刚组建起完成任务,再打乱,再组建再打乱,没啥章法。
这会儿跟对手就是遭遇战,运动战,比的是速度和反应灵活。
那你说,像这种环境下的团队头头,是什么样?
2
看看《亮剑》里的李云龙,就知道了。
日军,伪军,中央军,还有不知哪里就冒出来的土匪,地盘犬牙交错,鸡犬相闻。
会带兵打仗,只算是入门。
李云龙好几次跟总部失联,弹尽粮绝,自己还负着伤生着病,照样带着弟兄们冲出重围。
有时候孤军深入,临时起意,把对手硬杠下马。
这样的人就是给十个百个,也不嫌多啊。
当然,李云龙太难得,我只不过想让大家都看看,人家需要决策的地方有多少,在工作中的比重有多大。
所以啊各位,你的工作算不算真正的管理者,得看决策的“密度”,别被头衔欺骗了。
有些人不过是“带团队的基层”,自己心头好自为之。
反过来呢,有同学说“我就是个小兵……”
哈哈,还别这么讲。
如果你们公司发展很快,你一个人要做很多业务上的决策,那你即使没团队,也已经在为做管理带团队做准备了。
等炮火稍微停下来,你们老板喘了口气回头一看。
哟,枪林弹雨之后这儿还有个人没死(离职)啊,来来来,你来当头头带团队吧,赶紧招兵买马。
所以咱们吃着基层的饭,眼睛要盯着管理的碗。
不要怕做决策,要怕没机会做决策。
决策越多,说明你工作的技术含量越高,你的不可替代性越强。
不要以为只有老板、高管才做决策,不是的同学,你自己那摊子事儿你最清楚,等到老板来过问,已经晚了。
他还没来得及管,你就决策好了,事情办妥了。
你少让他操心,他才对你放心。
你要让他省心,才好找他加薪。
哪怕给你加薪,他也开开心心,完了完了我已不可自拔沉迷于谐音,哈哈哈哈。
3
对了,写到这里,我再悄悄跟你们讲一个秘密,不要让你们老板知道了。
这秘密就是:
跳槽呢,当然不是不可以。
但是跟婚恋“劝和不劝离”一样,通常情况(注意措辞啊),我一般“劝留不劝跳”。
很多同学特别是刚毕业的小朋友,容易有一个错觉,就是觉得自己没机会。
我跟你讲,大多数时候,职场生涯都是平平淡淡的,没啥机会。
你办事靠谱,嘴巴把牢,有时间学点新东西,就很好了。
只有某些时候,才会出现真正的“机会”。
但是微波负责人彭智平呢,根据对市场的了解,觉得微波管用,悄悄在人力预算中挤出了几十号人来研发。
两年以后在非洲,任老板发现埋光纤不现实,建基站成本又高,只有微波最适合,肠子都悔青了。
这时候彭智平说,老板,没问题,我们的微波已经可以交货了。
所以说啊,大家别以为老板是万能的,不是。
老板需要做决策,是因为屁股,他屁股坐在那儿就该他决策,那是没办法的事。
但是他有没有这个洞察,还真不一定。
你虽然是基层,或者中层,但是这摊业务你最懂,你要有担当,能想办法,敢做决策。
下回当你听到老板说,唉麻烦了,这个事儿怎么弄啊……
同学们,咱不要跟着焦虑,反而要暗暗窃喜,要兴奋得直搓手呀。
你个老东西,你也有办不到的事儿啊,来来来让我看看,究竟什么麻烦事,搞不好还是个机会呢!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