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关于自律的底层思考:真正的自律,从不靠硬抗

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问题:

“在你印象中,哪个错误认识记忆最深刻?”

最高赞的回答是:

“以为自由就是想做啥做啥,后来才发现自律者才会有自由。”

人生一世,自律和不自律,都会吃苦。

不同的是,自律的苦,会让人生越来越甜。

真正的自律,从不靠硬撑。用对方法,便能让自律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今天和你分享我对自律的四点底层思考。

1、远离低趣味的事情。

社会秩序,是一个经过严密设计的金字塔结构,一定要有人留在塔底,金字塔才能稳定。

如何才能让一部分人心甘情愿地留在塔底呢?

两招:设置壁垒+投其所好

设置壁垒这里不展开,涉及到ZZ层面因素。

投其所好,就是顺着人性原始需求,你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具体表现出来,就是利用一些低级趣味的事情,不断刺激你的多巴胺,让你欲罢不能。

2、意义,是很多深层次问题的解药。

很多人之所以无法自律,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一件事情的没进行意义感确认。

比如,无法坚持锻炼身体,是对健康的意义一无所知(我们以为我们知道,实际我们并不知道)。

要想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你只需要多去医院走走,去感受各种疾病痛苦、以及生命的脆弱,而后建立对健康的意义认知,这么做的效果比上什么课都强。

同理,一个无法坚持学习的人,是因为,对有趣的灵魂这件事情的意义一无所知。

3、没反馈,会死。

昨天在群里看到一个伙伴的发言:花了8小时写了一篇文章,阅读不过200,想放弃。

如果你也有过做自媒体的经历,你一定会对这位伙伴的经历感同身受。无论是写文章、拍视频、搞直播,能让他们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就是外界反馈。你一个小小的点赞、在看、转发,对他们来说都意义重大。

因此,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帮后圣将文末的“点赞”和“在看”点亮起来呗。

另一个角度的启发是:回忆一件你没有坚持下来的事情,比如跑步,去看看是不是在“反馈”这个环节出问题了,如何在这个环节做一些改善

在职中,反馈同样非常重要。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反馈者。

他们能够根据你的行为表现给到你高针对性的反馈,帮你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需要改进与提升之处。

相反,一个组织里,如果长期缺乏反馈,这个组织一定是一潭死水。

4、自律的三个阶段:兴奋、痛苦、享受。

自律的初期往往是兴奋的。比如,第一天开始跑步,往往是极度兴奋。

这个从生理学角度的解释是:大脑对于那些很新鲜且我们认为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是充满期待的,从而分泌相应的神经递质,主要是多巴胺。

但这种兴奋劲,无法长期维持(否则我们有可能会兴奋而亡),我们紧接着会进入到第二阶段:痛苦期。

这个阶段,考验的是我们的心力、智力、体力。

心力,是对意义的确认;
智力,是对策略的认知
体力,是对体能体魄的需求

大部分人都会死在这个阶段,因为太痛苦了。

但这恰恰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真正好的事,往往只会被少数人享有。熬过去了,你就是这少数人。

第三阶段,享受。

这个阶段有多爽?

一句话:根本停不下来。

从生理学角度,这个时候支配我们行为的是内啡肽。

不同于多巴胺,内啡肽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后才能获得,比如跑完步我们会觉得神清气爽。在内啡肽的作用下,我们会将行为本身作为给自己的奖赏。

自律成为一种本能,它便成为了我们的一个习惯,一个爱好,这样的自律,无处不在。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7 +1
陈后圣

作者介绍:陈后圣,前世界500强职业经理人 、MBA智库&商业新知等知名平台签约作者、大愚咨询创始人&CEO、个人成长教练、目标管理专家。,微信公众号:陈辞令(ID:ccl2019-00)。

复制成功
管理者  认知  组织  自律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