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键词
成就感、老师、职业、认知、人生、能量、成果、机会、职场、管理者、情绪、孩子、幸福感、痛苦、焦虑、工作状态、职业状态、发展目标
访谈内容一览
一、富足的内涵
1.物质财富和富足的关系? 2.从哪些维度来定义富足? 3.富足有一个标准吗?
二、如何获得成就感?
1.成就感和成功是一回事吗? 2.获得成就感取决于什么要素? 3.持续成事的方法是什么?
三、如何才能持续成长?
1.成长感是一种什么感觉? 2.我们从哪些角度来追求成长? 3.有什么方式可以获得持续成长?
四、如何才能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滋养?
1.如何评估自己的人际关系? 2.维护重要的人际关系,奥妙是什么? 3.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价值?
书籍选题背后的小故事
“我职业咨询经历促使我深入思考个人成长和发展问题。尽管一些人在外人看来条件优渥、资源丰富,却依然感到焦虑和迷茫。比如说我的方向不清楚了,该如何去定位?我的资源不足了,该如何去提升?我的能力有欠缺了,该如何去这个发展它?这是常见的一些问题,所以关于如何跳槽,如何转型,如何更好的发展寻找自我。这引发了我对“富足”这一概念的深入探索。真正的富足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而是一种内在的满足和丰盛状态。
以前我主要是以1v1咨询为主,这种形式能够帮助到的人非常有限,这几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也逐渐养成了写作的习惯,为了帮助人们实现这种“富足”状态,我写了《富足人生》一书。希望通过书中分享的方法和工具,触及更广泛的读者,引导他们从开始就以“富足”为目标,从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挑战,使人们能够自我帮助,直接对准“富足”的目标前进,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充实。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成长和转变,追求一个更加富足和有意义的人生。”
主要内容
一、富足的内涵
在MBA智库的访谈中,赵昂老师深入讨论了富足的概念,指出人们常常误以为富足仅指物质财富,但实际上富足涵盖更广的层面。他提出,精神富足不应被视为交换物质财富的手段,因为真正的精神富足包括知识、技能、品格和意志等多方面,这些无法简单地用来交换物质。
赵昂老师强调,追求富足时应该将物质和精神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将它们对立起来。他认为,内在的提升自然会带来物质的丰富,因此二者是和谐一致的。他建议用“富足”一词来代替“财富”,以强调这一整体性。
此外,赵昂老师在书中提出了三个维度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追求富足状态,旨在为那些寻求生活富足的人提供一种全面的视角。
第一个维度:成就感
这是一个人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解释说,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职业抱负和社会地位。工作成就感来源于个人对自己工作的价值认可,以及对社会的贡献。这种成就感可以来自于多种工作形式,包括传统职业、兼职、自由职业或创业。重要的是找到那种能够激发个人热情、发挥特长并获得他人认可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不仅带来物质上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提供精神上的满足和自我实现。
第二个维度:幸福感
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与他人建立深厚的联系。这些联系包括家庭、朋友、同事和其他社交圈子。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提供情感支持、陪伴和认同感,这对于个人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赵昂老师指出,即使在职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如果缺乏亲密的人际关系,一个人的内在世界仍可能感到空虚和不满足。因此,培养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追求富足生活的关键部分。
第三个维度:成长感
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涉及认知的提升、技能的提高和视野的拓宽。赵昂老师认为,成长不应该只是为了成功或者获得成就感,而应该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一种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终身学习的态度可以帮助个人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同时也为个人带来了突破和创新的机会。即使在技术日益发达的未来,人类的学习和成长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总结来说,赵昂老师认为,富足状态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由工作成就感、人际关系和持续成长这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共同构成的。个人应当在这些领域中寻求平衡和发展,以实现更加充实和富足的生活。
二、如何获得成就感?
关于成就感与成功的区别:他指出,成功通常由外界评价决定,但成就感源于个人内心的满足,与个人努力紧密相关。这种自我确定的成就感比外部评价更稳定,不应仅仅基于与他人的对比,而应基于个人的进步和为他人创造的价值。
关于获得成就感的关键要素,赵老师提出以下几点: 1.合适的目标: 个人需要设定符合自己发展方向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仅与个人职业阶段有关,还应该与个人生涯任务(包括职业、家庭平衡和自我成长)相匹配。 2.挑战性: 选择有挑战性的目标对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主动接受并完成这些任务将带来更大的成就感。 3. 计划和执行: 有了正确的目标后,制定稳妥的计划并坚定地执行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步骤。
赵老师还提出了一个工具——“目标抓钩的四个维度”,其中两个特别重要的维度是:①符合个人发展方向的目标;②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他建议职场人士每年都要取得一些可以拿出手的成果,哪怕是一两个,这样在职场转型或面对其他变化时,就可以展示出自己的价值。此外,为了避免所谓的“中年危机”,职场人士应该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寻找和接受有挑战的任务,而不是等到危机出现时才采取行动。通过这样的主动策略,个人可以在职业生涯中持续感受到成就感,并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
接下来两位老师还探讨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关系,以及如何找到符合个人发展方向的目标。赵老师强调,很多人在职场中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不一致。这种矛盾可能导致职业倦怠和频繁跳槽。赵老师建议,个人应该主动寻求与组织目标融合的个人发展方向。这可以通过关注企业的发展、未来趋势、个人成长以及企业整体动态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可以在组织内找到新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比如说:一位在大型互联网企业工作的市场人员原本想跳槽或转型的方式,寻求更多成长和学习的机会,但在赵老师的引导下,他开始关注企业内部的机会,并主动承担项目,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他在组织内找到了符合自己发展方向的目标。
其实当下很多人都在面临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建议个人应该努力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样,个人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还能为组织创造价值。
三、如何才能持续成长?
赵老师指出,成长感是一种源于认知突破、能力提升或内在觉察的奇妙感觉。这种突破可能来自于对新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提升,或者是对内在心智模式的觉察。那么如何促进自我觉察呢?赵老师回应说,觉察往往源于对痛苦的感知。当我们感受到痛苦时,我们可能会意识到需要成长。因此,痛苦可以被视为一种积极的暗示,提示我们需要成长和突破。
赵老师在直播中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当遇到情绪困扰、焦虑或愤怒时,他会问自己这些情绪在告诉他什么,哪些方面需要成长。他建议在线的朋友们也采用这种方法,通过自我提问来促进自我觉察和成长。总之,一切改变都源于觉察,而觉察可以通过对痛苦和情绪的深入思考来培养。
四、如何才能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滋养?
赵老师和庄老师集中讨论了个人如何通过提升自我和调整人际关系来达到一个富足的内在状态。他们强调了关系对于人的幸福感和成长的重要性,指出人作为一个社会性动物,需要群体中的联系和认可来真正地感受到成就感和成长感。富足并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而是一种包括自我满足、自我价值以及与他人的积极互动在内的内在状态。
赵老师特别提到了人际关系的两个重要维度:近距离和能量。近距离指的是与我们联系频繁程度的物理和心理距离;而能量则涉及到这些关系对我们内在状态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为了实现内在的富足,我们应当尽量减少与那些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的人的接触,同时增加与那些能够给我们正能量和支持的人的互动。
此外,赵老师也谈到了如何面对不可避免的家庭或工作关系中的负能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深入探讨自身的需求和期望,从而理解我们需要放下的执念,并通过内在成长来化解外在的压力。
最终,两位老师都认为,真正的改变始于内在,当我们开始温柔对待自己时,我们也能更温和地对待外部世界。通过分享、关爱和尊重,我们可以实现一种内在的丰盈状态,这种状态自然而然会外溢,使我们能够滋养周围的人和环境。这样的富足人生是建立在自我觉察和主动改变之上的,它不仅帮助了他人,也反映了我们自身的最佳状态!
本场嘉宾介绍
嘉宾老师:赵昂
盎舍学院创始人。知名职业发展专家,生涯教育专家,生涯咨询领域实战派标杆式人物,畅销书作者,人称“昂sir”。参与制定行业内多项规则标准,创立两项本土化生涯理论,独立拥有四门版权课程,是“全景生涯观”和青少年生涯教育系统“梦想教育”的提出者,著有《播下梦想的种子》《在人生拐角处》《洞见》。
主持人:庄进城
庄进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读硕士,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课程导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课程导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资本优化培育职业指导师,项目管理专业人士(PMP),美国NLP大学认证NLP执行师,美国Action Learning Source认证行动学习引导师,国际引导者协会认证专业引导者(CPF)。曾任三所大型集团企业大学总监、执行校长,中国最佳口碑的管理咨询公司的营销管理高级咨询顾问、高级讲师、CMO、COE总监(《世界经理人》杂志评选)。专注研究、创新和应用战略目标落地方法论17年,通过在多个企业的实践验证了其有效性,并获得全球人才发展权威机构ATD(Associationfor Talent Development)2018年度“Excellence in Practice Award”(卓越实践奖),为Leadership/Management Development领域全球7家获奖项目之一,也是该领域中国唯一获奖项目。发展与人才梯队实践经历中,提炼整合5大跨学科领域洞察,包括心理学、人才发展、营销管理、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并应用于创造高效能组织实践。由于在实践中不断取得创新性成果而获得权威机构年度大奖:2016年,获得《培训》杂志:“中国最佳人才发展企业奖”“中国最佳人才发展创新企业奖”“中国最佳学习项目设计奖”“中国优秀培训管理者奖”。2016年,获得上海交大“中国最佳企业大学奖”“中国企业大学奖商业价值传播奖”。2018年,以“创造高效能组织”项目获得上海交大“中国企业大学趋势引领奖”“中国最佳学习项目奖”;个人获得“中国企业大学新锐奖”。2019年,以“Createa High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 with high positiveenergy”获得ATD 2018年度“Excellence in PracticeAward”(卓越实践奖)。
《富足人生》简介
本书以富足为主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富足人生的三重螺旋模型,指出了与富足状态息息相关的三个要素:成就感、成长感和幸福感。这三种感受,来自我们的日常工作、自我突破,以及人际关系。对于富足而言,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互相影响又相互支撑,螺旋上升。作者集多年培训咨询经验,整合了各领域的知识成果,提出了十二个有效好用的工具。分别从三个维度帮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升级认知、练习实践、知行合一。期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开启自己的富足状态。本书是资深生涯咨询师长期助人工作的经验积累,这些智慧和工具已经影响了千百位用户,愿您在本书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富足。富足,是一种持续追寻的状态。富足的状态是有迹可循的。富足的状态可以借由工具来实现。
内容来源:
MBA智库 大咖访谈系列直播(第64期),直播回顾请关注MBA智库视频号,搜索2024年5月15日直播回放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