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一个公司最大的危害,是摊上个纸上谈兵的领导

作者:张良计

前两天发了个朋友圈,说很多35岁以上的职人,做到管理层连最基本的工作技能都丢了,PPT不会写了,代码不会编了,设计不会做了,只会天天吹牛逼,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最后被裁员是活该。

没想到有人跳出来反驳,说都做到管理层了,就不应该和手下抢活干,反而要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公司战略资源整合,大方向的制定上。

这个观点,我只能同意一半。

01

做到管理层,确实精力应该放在更宏观的事情上面,但这并不意味着执行的工作就能完全放弃了。

道理很简单,所有大方向的制定,都要从最基层最前沿的市场开始谈起。

这跟打仗是一个道理,没去一线带过兵的人,没经历过前方战场的惨烈,不了解瞬息万变的战局,那制定出来的“大方向”就跟过家家一样。

所以才有个成语,叫“纸上谈兵”。

大家都知道格力董明珠。如今在商界呼风唤雨的她,当年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妇女,因为丈夫去世儿子患病,不得不出来找工作。

她当时进格力,干的是最不起眼的销售岗位。几十年的摸爬滚打,她从一个普通业务员一步步爬到格力销售女王的位置。

这个过程的艰辛不是我今天要说的重点,我想说的是这样一种成长经历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那就是扎实。

这个扎实,体现在她方方面面的销售基本功上,以及基于这个基本功之上再生长出来的战略格局和眼光。

就说一件小事。

当年中国的家电市场还没有直营的概念,空调销售全部依赖赚差价的中间经销商

因此,如何让自家产品得到经销商的青睐就成为重中之重。

可彼时格力还是个小品牌,和其他空调厂商比现金当然比不过。

于是董明珠想了个办法,让经销商先免费试用格力的空调,试用觉得不满意就不卖。试用的满意,就帮忙向周围人推荐一下,通过口碑的积攒一点点打开市场

这个方法今天来看没什么,但放在几十年前,这是个前无古人的事情。

那时候董明珠就懂得“人传人”的口碑营销,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而其他空调品牌还在猛砸电视广告

能想出这个办法,如果没有扎实的销售经验和对市场的洞察打基础,是绝对不可能的。

只有天天和那帮经销商打交道,才会知道竞争对手怎么干的,消费者是怎么想的,你的优势在哪里,你的劣势在哪里,才会想得出奇招。

有效的战略,一定来自于对前线深刻的理解,而不是办公室的高谈阔论。这句话放在哪个行业都不会错。

02

再比如,近两年互联网公司裁员,向其他行业反向输出了很多人才。但这种反向输出,最终水土不服的情况居多。

互联网传统行业本身就存在巨大的认知差异,把互联网公司的思维生搬硬套到传统行业里,这种磨合本身就会浪费大量时间。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大环境变了,事逻辑就变了。很多底层方法论若不加以思考和改良,套个壳子就去用,失败的概率很大。

互联网提升的是信息流通的效率,是对用户体验的升维创新,是基于大数据分析从而挖掘出更广大的商业价值

它并不能改变你生产一瓶汽水用的原料是好还是坏。产品质量在过去很重要,在今天依然很重要。

它也不能改变你设计生产一辆汽车的过程,你依然要遵循最基本的工业设计原理,去研究底盘和发动机,而不是研究怎么画PPT.

而恰恰是喜欢纸上谈兵的人,最容易被新概念洗脑,没有长久扎实的经验做根基,才会被各种假大空的概念带着跑。

大家想想,自己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领导

去参加了几个行业峰会,几次高峰论坛,听到一些新名词就赶紧在微信群里发消息让下属们好好研究,公司马上要改变方向, All in XXX.

想一出是一出,天天把下面人搞得人仰马翻。

这样的领导,定的战略朝令夕改,对公司业务也没有深入的判断。三天两头把人叫到办公室里“品茶论道”,实质性的东西一个都没有,还特别喜欢PUA员工

可现在这一套,对于年轻人没有用了。

光说理论没有实操,只讲过往成功案例却拿不出现在的工作成果,这都很难服众。

如今的年轻人,再也不是过去通过倚老卖老就能忽悠的小白。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他们早就自学成才,对社会和职的运转规则有了初步了解,形成了自己一套辨别是非的价值观

他们更加实际,清楚自己缺乏什么,需要什么。再和他们说理想谈抱负,讲些有的没的,人家不要听了。

前两天我发了个朋友圈,说现在年轻人不好忽悠了,如果想当一个称职的领导,最容易获得年轻人信任的方法只有一个:

亲自做给他看。

比如,你不能光骂他PPT方案做得烂,还要亲自示范告诉他,为什么烂,哪里烂,接下来方案这里应该怎么改,那里应该怎么调。

并且证明最后经过你“调教”好的方案,确实得了客户的欢心。

哪怕你只会动嘴皮子,但说的话都是有的放矢,都在点子上,这也能给到下属一个明确的指示。

而不是下属听完以后,只知道自己被骂了一顿,却搞不明白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这就像学功夫,师傅如果只会跟你讲道理讲心法讲年轻时候的丰功伟绩,就是不愿亲自打两拳给你看看,你会去拜师么?

是队长就要带头冲锋,以身作则的领导最能服众。

03

特别是工作10年以上的人,千万不要以为做上管理岗位后就能高枕无忧了,以前的那些脏活累活,可以完全不用管。

“做领导的,应该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战略上”,这句话是个误区。

它的完整解释是,正因为你是从一线岗位一步步爬上来的领导,所以你应该对公司的业务情况有一个通盘的了解。

这个了解,是从最前端的市场销售渠道建设,再到中端的产品设计研发,最后到后端的客户关系管理售后服务,心里必须有一根清晰明了的“线”把它们全部串联起来。

然后,再搭配对行业多年成熟深入的思考和提炼,最后变成高屋建瓴的战略。

脏活累活积累起来,才能变成经验和观点,才能升华成战略大方向,否则就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即使手停下来了,脑子也不能停。

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找高管,不喜欢找外面的空降兵,而是喜欢内部提拔?

因为外部的空降兵并不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往往带着想当然的想法,最后容易水土不服。

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比如京东,前几年从一票500强快消大企业里挖来了许多高管,最后没有一个成功留下来的。

最短的,呆了3个月不到。

后来刘强东想通了,还是得从内部找人提拔。因为只有内部的人,才最了解公司的业务,最了解自己的消费者,最了解公司未来要走哪个方向。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写的一手好PPT,编的一手好代码,会琢磨分析框架,会讲方案,会做设计,这些都叫“硬基本功”。

随着经验的增长,你的位置上去了,但硬基本功不能荒废,时不时还要拿出来练练手。

因为你不知道未来哪一天会突然用上,我就碰到过很多次这样的情况。

本以为坐上管理岗位之后可以把重心放在公司业务的战略上,放在重点客户关系的拓展维护上,放在行业资源整合上。

但带人的时候就发现,很多小事依然要手把手去教。

小到一个PPT方案的思路,一句核心观点的提炼,一个Excel的格式修改,别看事情小,如果修不好这些小零件,你也运转不了大机器。

并且,如果连这点小事你都做不出示范榜样,其实会很丢脸,很伤面子,会让年轻的下属心里犯嘀咕:

领导这种事都做不好,以后还怎么带我?”

“说是老板,其实也不过如此,不就是比我早工作几年而已。”

“思路这么混乱怎么当老大的,还没我想的明白呢。”

总结下来,就四个字:

我不服你。

甚至这个时候会有下属蠢蠢欲动,找准时机把你干掉上位。

所以要做一个好领导,特别是中层领导,光会动嘴皮子是远远不够的。

你还是要踏实,并且这个踏实是能够让下属切身感受到的,是以身作则,带头冲锋。出小事了教下属解决,出大事了自己能顶上,既可以定方向,又懂得做执行。

现在这个时代,是要你既能当老板做总指挥,必要的时候也能撸起袖子下地干活,而不是只会站在旁边发表意见,说一些不痛不痒冠冕堂皇的话。

哪怕你可以不去操心细枝末节的事情,但也要留一个心眼在这些关键的小地方。哪怕是能完全放心交出去的工作,也要分一部分心思盯着,一旦冒出风险的苗头能够马上扑灭。

你代表的不再是你个人,而是你领导的一个团队集体。你要对所有团队成员负责,所以付出的精力其实会更多。

这就叫向上升级,向下兼容。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带给你一点启示,不要做纸上谈兵的人。

各位共勉 =)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8 +1
张良计

来源:张良计(ID:zhang_liangj),2020领英Linkedin年度行家/2018领英Linkedin年度最强音/专注于职场经验,逻辑思维,个人成长技巧分享。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1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向上升级、向下兼容。很切合实际的管理者要求,尤其是中层管理者。

2023-10-22 17:35 · 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