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你不会管下属,就会被下属管

作者:张丽俊 Cherry
来源: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

几乎每一个管理者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当下属向你请示的时候,如果你的回答是:“你让我先我想一想,一会儿再告诉你!”

可能过了半小时或者一个小时,你会发现这个下属就站在你的门口。然后敲你的门,并且一脸真诚地问:“领导,这个问题您想得怎么样了?”

01、你被下属管了

如果你是管理者的话,这时候,你可能很不解。原来是下属的工作,怎么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的工作。

事实上他已经来敦促你了,找你要解决他的问题的方案,并且只有你给他答案后,他才会情愿离开。

当然,每一个管理者都不可能只有一个下属,随着我们的位置越来越高,带的团队也会越来越大,管理的人也相应的会越来越多。如果所有的员工都在半道截住你,向你发问:“领导,这个问题您想得怎么样了?”

你一定会焦头烂额,而且你的时间也会被下属大量占用。管理者没有做自己的工作,反而是用这些时间帮下属解决疑难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伯尔赫斯·斯金纳曾说:“任何你所鼓励的行为,都会受到强化”。当你鼓励你的下属有问题就来找你时,那么你会发现所有的员工都会依赖于你。到最后,你必然四处救火。

你也不再是管理者了,而是下属的保姆,被你的下属管理。

而且,一旦把事情办砸了,他还会从你的身上找原因,认为是你的问题。

根据《别让猴子跳回背上》一书中所述:如果把问题比喻成一只猴子的话,你帮下属干活,猴子就从下属的身上蹿升到你的身上,而你也就成为了下属的下属。

最后,你不仅牺牲了个人时间,没有做重要的事情,导致团队目标完不成,成为了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

而且从长期来看,你会害了你的下属。因为在你的“呵护”下,员工永远也长不大。他们也会事事依赖你,也可能不会再积极主动地工作。而你,也必须要对他们从头管到脚。

02、管理,“管头”和“管脚”

怎么改变这样的情况?

记住:管理,不是从头管到脚,而是“管头”和“管脚”。

1.管头

所谓管头,就是你要去统一他的思想。管头,解决的是下属“做什么”和“为什么做”的思想问题。

①做什么?

作为管理者,你要带领团队到哪里去,有什么样的目标,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当公司战略往下落的时候,你不能做个传声筒,而是要做一个转化器,要把公司的目标转换成团队的目标。

把业务拆解清楚,让下属清楚知道要做什么,知道自己每个月、每个周,每一天的目标是什么。

②为什么做?

做什么,是目标。但此时,这个目标还只是你的目标和公司的目标,并不是下属的目标。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为别人工作,他只会为自己工作。

因此,你要去了解下属的动机,去挖掘他的需求,扣动心灵扳机,将他的需求和团队的需求结合在一起,描绘共同的梦想。

只有当你帮助下属找到“为什么做”的理由,他才会有自驱力。这时候,他就能主动把猴子背在身上,而不是事事来问你了。

2.管脚

管脚,就是管行动。有行动,才有结果。

①方法和策略

目标定了之后,接下来的打法是什么?你要和下属探讨,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下属方向跑偏。

但是,很重要的一点,管理者最好不是直接提供答案的人。如果你还是一直给答案,他就会依赖你。

因此,你必须是一个善于提问的人:你要问他,为了完成目标,你打算怎么做?有哪些方法?还有呢?有没有什么预案?

通过你的一系列问题,帮助他开天眼,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然后,你要学会放手,不要过度干预下属做事,让他自己去制定工作计划,把实现结果的过程还给下属。

②追过程

管理有没有效,下属干得怎么样,最终都是要通过结果来衡量的。

所以,下属做事的时候,你要放手,但是你不能撒手,不能放任不管了。

根据人性,你检查什么,下属就会做什么。

你不检查,肯定就拿不到结果。所以为了取得业绩,你还是要检查,要去追过程。下属没有意愿,就要调态,给予激励。下属不会做,就要培训,给予方法。

追过程,不是为了管控下属,而是为了帮助下属,解决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确保拿到结果。

③Review制度

做了,不一定有结果。但只要做了一系列动作,我们就可以得到非常多的数据

看看工作的进度,看看工作的结果,并对其进行评估,从而分析出原因。

如果目标没有完成,分析原因是什么,是业务流程没有梳理到位?还是没有做好关键指标

目标超额完成了,原因又是什么?

通过复盘,帮助他提炼出经验,为完成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提高持续获得成功的概率

最后总结一下,你不会管下属,就会被下属管。那么如何改变这样的情况?核心就是改变管理思维,学会管理技能。不再从头管到脚,而是管头和管脚。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2 +1
张丽俊 Cherry

作者:张丽俊。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咨询创始人,《组织的力量》一书作者。来源 | 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

复制成功
管理者  自驱力  管理技能  团队 

立即了解→mini-MBA——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亲授,结业即获清华证书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