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菜根谭》:高一步立身,退一步处世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菜根谭》

人是脱离不了社会的,立身和处世是分不开的。处世需立身,立身则为了处世。立身,最好高一步;处世,则宜退一步。

1.高一步立身

站得高,看得远,人生格局要广阔,莫满足于做井底蛙。用流行的话说,就是“生活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高一步立身,心存远志,有高远的眼光,怀有对远方的憧憬和向往。不必总汲汲于当下,把目光限制在现实中。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跳远的时候,盯住最远的那根线,往往跳得更好。即使以你的水平肯定不足以跳过那根线,也会比盯着恰好是自己水平的那根线跳得要远。

人生路上,确实要脚踏实地,但只要你抬起了头,仰望浩瀚美丽的星空,就比盯着泥土走路的人心里更感到阔朗,眼界和心胸都高出旁人。

拥有开阔的眼界和豁达的心胸,则会超越尘世的卑琐,活得通透。

《礼记·礼运》中描绘了古代圣哲心中理想的大同世界,以及现实中的小康世界。孔子的观点给予我们启示:彼岸美好的大同世界不可复制,但它烛照此岸的现实世界。为人也是这样,心中长燃着理想的火苗,烛照着平凡的现实人生,而不必强求实现。

站在了高处,也要站得稳,有内在修炼的功夫。

何为立身之本?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对自我修身而言,“诚”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诚,是针对自己的。古人重视“慎独”,“慎独”是在精神与心灵上直接面对自我。

《大学》第七章说:“小人闲居(意为独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遮掩的样子),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独处时,仿佛有人监督其实是自己监督自己。能做到独处与相处时表现一致,无人监督时自我监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孟子说:“万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对自己负责,反问自己的心灵而不会感到愧疚,这是最大的快乐。

林语堂先生评价苏轼是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面对多次被贬,恶劣的生存环境,依然乐观旷达。“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幽蓝的夜空上月色无需点缀,我心本来就澄澈光明

2.退一步处世

处世,则需退一步。不必步步紧逼,得饶人处且饶人。正如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

清朝有位宰相宽容大量,懂得退让,化解争端,传为美谈。

张英是康熙年间的名臣,他家世居安徽桐城,他家的宅子和邻居吴家的房子紧挨着。吴家修建新房子的时候占了张家空着的土地,惹怒了张家,要求吴家退出去。两家互不相让,纠葛难分,就双双告到了县衙。张家和吴家都是当地的望族——判了这个就得罪了那个,县官迟迟拿不定主意。当时张英是朝中位高权重的宰相,张家人就写信向张英说明这件事。

张英看完书信后,提笔写下四句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到书信后,明白了张英的意思,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便让出了三尺地。吴家见张家主动退让,想着人家家里还有宰相,颇有权势,却主动让地,也感到自己的行为不妥。于是仿效张家,也向后让了三尺地。这里便空出了一条宽六尺的巷子。

三尺空地对富贵的张吴两家来说,不算什么要紧的大事。但两家的纷争多出于意气:你不让,我也不肯让。双方就这么僵着,坚决不肯退让。

而张英主张先退一步,对方也不会再固执。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对我们来说,这也并不陌生:生活中的很多纷争,不也是因为这不打紧的一点“空地”吗?

本为琐事,却因不依不饶而无止无休。

“我咽不下这口气!”这是我们总是不能和解的理由。

《武林外传》里佟掌柜曾说:“不蒸馒头争口气,但是这个气是奋发图强的志气,不是小肚鸡肠的怨气。为了芝麻大点的事就把自己折腾得死去活来,还连累周围的人。这样值吗?”

在一些事上,不妨退一步,多一些宽容和忍让,惠人利己,不伤和气。以宽容处世,又是修身上的提升——不斤斤计较,更加超然旷达。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36 +1
儒风大家

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传承经典、经世致用,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传承者。

复制成功
社会  自我  行为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