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管理的困扰
职场人,最郁闷的事情,莫过于“缺乏认可”。
上级好像总在挑毛病,就像穿了一只怎么也不合脚的鞋,磨得生疼。
一份小小的认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奢侈品。
原因在于,我们把一个原理学习的太深,以至于找不到工作的快乐。
这个原理就是“木桶理论”。
水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讲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水桶,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其最短的木板,因为水淹过最短的木板就会溢出。延伸到管理上,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中,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因此要尽早弥补短板。
很形象的描述,也很有道理,可是却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困扰。
不知道你是否意识到,在工作中,我们已经并且正在花费极大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来提升那些所谓的短板,总在应用各种看似先进的理论和工具来填补差距,不断追求现实绩效水平与完美水平之间的差距。
在“木桶原理”的指导下,很多管理者早已习惯把管理模式和工作重点倾斜在“找短板、补差距”之上,并且在整个组织中形成了这种“补短板”的普遍思维方式。
2、员工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短板吗
曾几何时,老胡也陷入了这样的思维方式中,并且将自己的状态和管理工作搞得一团糟。
刚接手管理一家企业时,很多问题对当时的老胡来讲,叫做不可思议,例如:分公司总经理不懂得考核业务收入产品结构的意义!部门经理的报告中总是有各种错别字!技术服务没有实施规则作为指导!会议纪要各种模版,花样百出!销售管理者简单粗暴,认为搞定关系就是一切!董事会觉得培训员工就是浪费钱!… …
于是,老胡陷入了各种问题的针锋相对之中,就像一个灭火队员,而且这边压下去了,那边又出来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
这种状态下,难免心生埋怨,这个团队怎么这么差,这么基础的东西都不了解,这些人都应该被干掉!
有一天,在会议上大发雷霆后,疲倦地回到办公室,被那些“无能”的下属气的心脏还在剧烈地跳动。拿起手机,不小心打开了拍照,无意识地翻转镜头对着自己。
却着实吓了一跳,这还是我吗?一脸的愤怒、一脸的愁绪,充满了戾气。
突然想到,自己作为下属,愿意看到上级的这张脸吗?
我开始反思。
因为把自己当作了救世主,所以很难认可、接受,更难谈及从欣赏的角度,来面对下属不同的观点。
因为我总是试图去改正他们的短板,变成我心中期待的那条长板!
员工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短板吗?不,他们很清楚。
但任何一个人,面对一个似乎永远在挑剔、永远不认可自己的上级时,是难以把事情做好的,无论主观还是客观上来讲。
3、职场人最开心“做最好的自己”
我也突然开始意识到,我陷入了木桶理论的短板思维中,看到什么都是不对的,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可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愿意别人说他不对。
如果我换个思维呢,我开始接受他们所存在的那些短板,做成一个中长期改善计划,但当下,用发现优点、优势的眼光来看待下属,我的组织会呈现出一番什么样的状况呢?
我尝试着在工作现实的要求和压力下,转换思维。
例如:人力经理交来的报告,很容易又让我看到了错别字,过去让我火冒三丈,这些错别字在过去我的眼里,代表了不认真、不尊重上级。
可现在,我转换思维,试图在他做的这份工作中发现他的优点,诸如,从来都没有延误递交报告、他对于员工的访谈细致而深入、他对于业务的理解比多数人力同事要深刻很多… …
我开始发现,这些下属变得有用起来,他们原来有这么多的优点,并非是那副在我的暴怒下一无是处的样子。
下属也开始在得到认可的情况下,发挥更强的能力,并展现出正面的情绪。
后来,一位下属私下里跟我回顾刚开始的那几个月,他说:“所有人都战战兢兢,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感觉做什么都是错,挨骂到最后都开始怀疑人生了,还好您后来突然间换了一种风格,不然我们都熬不住了,之前虽然知道让您生气的都是我们做错的地方,但似乎总是无法做对,或者不想改变,甚至故意做错。”
这段话,比起我这些年看的所有管理书籍,都要更加醍醐灌顶!
我发现,职场人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做最好的自己”。
这有两个含义:
- 第一,是做自己,自己最擅长的方式;
- 第二,将这些方式做到最好,或者尽力最好。
诚然,每个人都有需要改正的缺点,有些很紧急,有些则可以等一等。但是,如果管理者能够有意识地将我们的注意力放到下属的优点上,会更加鼓舞人心,让其更能敢于做自己,且做好自己,否则,基本的事情都不知如何做好,创新和变革更无从谈起。
4、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任何一个管理理论或者方法,都有着它的局限性。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短板可能会限制组织的发展空间,但并不要用它来成为我们面对问题的常规思维。
如果我们把木桶放斜,你会发现,此时限制水容量的就不是最短的那几根板了:
1.倾斜的木桶,最长的几根木板会影响水容量,长板越长,水容量越大!
2.最长的几根板,一定要在木桶倾斜的方向上!否则,能力越强,用错了地方,和组织需要的方向不一致,则能力越强,伤害越大!
3.短板最好放到倾斜木板的背面,在不影响水容量增加的情况下,还是要尝试着补一补,让它们变得长一些,否则木桶倾斜的方向一旦改变,再改就来不及了。
老胡更加倡导,面对问题时,用“斜木桶”来发现、重视存在的优点,将其发挥到极致,也有利于提升团队的氛围;在改善时,一定要找到短板,如果和组织发展方向联系不那么紧密的短板,放一放,纳入计划;对于倾斜方向上的短板,一定要立刻改变,补长。
不要让“找短板、补差距”成为我们管理团队的常规思维,用人更多的要用长处,每个成年人,要成为完人是不可能的,存在短板是一种常态,我们要做的是把他的长板发挥好,让每个人得到某方面的认可,让他尝试去做“最好的自己”。
【思考】
看完此篇文章,请思考,工作中发生冲突和矛盾时,是否能看到长板?哪些短板是要立刻改变的?哪些可以躲到长板的背后去?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