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8个建议精确提问:好的提问,是稀缺的生产力

作者 / 刘润

提问是一种能力。好的提问,更是一种稀缺的能力。

一个好的问题,像一柄利斧,劈开迷雾,直指核心,指引人们找寻答案。一个真问题,往往背后就是一个好答案。

但是这个世界上,到处是偏离靶心的问题。提问不能直指本质,回答也就难以一针见血。

这也许是为什么爱因斯坦会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我们都学习过解方程。方程可能会有一个解,两个解,甚至无数解……

因为问题是归一的,答案却是裂变的。

因为问题是单一的,答案却是多元的。

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激励着人们作出证明和回答。于是世界上诞生了名人、方法、定理、诺贝尔奖……

答案如果是那些金光闪闪的蛋,那问题就是那只能下蛋的鹅。

好的提问,是一种稀缺的生产力

向别人提问,可以得到答案。

向自己提问,可以得到成长。

只是,如何提问?

1、充满好奇心

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源自于探索。而对探索的渴求,是我们旺盛的好奇心。

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生命何以至此?世界为何变化?

始终对世界充满好奇,会让你发自真心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每当充满好奇心提出问题时,你也会意识到自己存在知识缺口。你会有强烈的冲动:我要把自己知识的边界推得远一点,再远一点。

你就像一块海绵一样,不断吸收、成长。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

我本科是数学系的。在数学史上有一个伟大、令人激动、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费马大定理

费马是17世纪的数学家。他有一天在研究《算术》中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勾股定理)时,写下了一个断言:

当整数n >2时,关于x, y, z的方程 x^n + y^n = z^n 没有正整数解。

别有压力。我不是来和你讲数学的,我是给你讲故事的。

更要命的是,费马竟然还像恶作剧一样在页边写了另一句话:

我对这个命题有一个美妙的证明,但这里空白太小,写不下。

写不下!?那他是怎么证明的?

于是无数数学家带着他们的好奇试图证明,或者推翻费马大定理。

这其中涌现出许多你可能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伟大名字,比如:

欧拉、热尔曼、库默尔、柯西、莫德尔、谷山丰……

这其中也涌现出推动数学史极大发展的新概念新方法,比如:

理想论、代数数论……

这其中也是一群最勤奋和最有天赋的大脑,为了解题赌上时光的竞赛和较量。

他们为了证明这道题花了多久?

1年?5年?10年?50年?

不。358年。

费马大定理,困扰了世界358年。直到一个叫怀尔斯的人做出证明。

为了一个简洁的等式,一个简单的结论,一代又一代人付出努力,最初只是源自于单纯的好奇。

这是好奇心的巨大能量。

2、不要预设判断

记住,当你充满好奇心提问时,不要预设判断。

这样提问会让你遮蔽其他可能性,让你的问题都是验证自己的正确性。

什么意思?

比如有人曾经问我:

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为什么先发生问题的总是这些网红品牌

这样问为什么不好?

因为这个问题里面本身已经预设了观点:网红品牌出现挑战和经济放缓有因果关系

但是,这个前提真的正确吗?

不一定。

商业竞争中,品牌的起起落落每天都在发生。这可能是一个孤立事件。

出现挑战的具体原因,也许更应该行业的角度思考。是行业总量下降吗?是消费趋势改变吗?

如果是行业总量上升,自己却死掉了,那不是经济放缓的原因,不是行业前景的原因,更可能是自己的原因。

不要预设判断,这只是拿着自己的观点找别人签字确认,甚至还会误导别人。

3、不要反问

反问,也是一剂提问的毒药。

千万不要问:

你有没有考虑过别人的感受?
你觉得这种做法对公司负责吗?
如果你那么做,你想会怎样?

这样的问题,其实已经把你的建议藏在了问题中。

这不是提问,这是把别人强行拉入到你的价值观念和判断体系,让人很不舒服。

当别人启动防御机制时,距离吵架就不远了。

当嘴仗开始时,距离答案就更远了。

4、不要设问

还有,不要设问。

以“假如……”开头的问题,往往很难讨论。

就像“假如我和你妈一起掉水里,你先救哪一个?”一样的逻辑,很难回答。

因为所预设的条件、情境、可能性根本不存在。这样问往往是伪问题,也只能得到伪答案。

更要命的是,设问模式经常是以请教之名行指教之实。

“假设这样这样,你觉得你的方法对我们公司真的有效吗?”

这样的问题出口时已经附带了强烈而隐蔽的指向性,也很容易激发对方的情绪

千万不要。

5、不要担心自己愚蠢

很多人提问时特别担心,这样问是不是显得我很愚蠢,特别幼稚?万一被拒绝了怎么办?万一被批评了又怎么办?

也许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不用担心。

因为愚蠢的问题,常常是一个好问题。因为符合直觉,因为符合常识。

既然是一个好问题,为什么又会被拒绝和批评呢?

那个敢于冲上去提问的人,经常会得到一个好答案的奖赏。即使没有答案,也会得到鼓励。

还有人会说,他这么简单就告诉我答案,是不是要“害”我?

这可能是被迫害妄想症。

没有人要害你,他没这个时间,也没这个心思。而且害人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要真诚地提问,也要相信别人会真诚地回答。

所以,不用担心自己愚蠢,也不用担心自己被骗。

提问是一种性价比极高的学习方式。你几乎不会有任何损失,却有机会得到巨大的回报。

6、不停追问

像前面提到的,永远带着好奇心提问。

提问也许是不够的,还要刨根问底,不停追问。

比如最早由丰田公司提出来的,追问5个为什么。

为什么机器停了?因为超过了负荷,保险丝断了。
为什么会超负荷?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为什么润滑不够?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
为什么吸不上油?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为什么磨损了呢?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连续追问,找到真正的原因,找到真正的答案。

再比如,面试的时候,连续追问,层层追击。

你曾经主导了什么项目
那谁是经理,谁是负责人,谁是副手,谁比较突出?
为什么比较突出?可以举几个关键例子吗?
你提到了他把数据做了很多优化,请问是什么样的数据?怎么做的?

这样的追问,是编不出答案的。

他说他完成了西天取经,一定要继续问。你以为他是唐三藏、孙猴子、猪八戒、沙和尚,哪怕是白龙马也行啊。

但问到最后,他其实只是路上那根扁担。

那就完了。

不断深入、下沉,美好的东西就会自然显现。

7、保持常识

常识,是共识的基础。

常识的问题,一般是好问题。所以要依靠和利用好自己的直觉和常识。

故作高深的问题,可能是伪问题。

所以提问时,可以这样:

先一般背景,再特定专题。

先乱棒猛打,再穷追不舍。

先盲人摸象,再一叶知秋。

从面,到线,再到点。

那什么时候知道,这是一个好问题?

你话音未落,他脱口而出: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啊哈,我知道答案了!啊哈,我的困惑也解决了!

这个时候,提问就具有了强大的生产力

最后的话

不是有8个建议吗?怎么只有7个?

前面是向别人提问时的建议。

向自己提问的建议,只有一条,放在最后吧。

不停问自己:“这是你能做到的最好了吗?”

这个提问,是对自己的逼迫,能激发巨大的潜能

我们向别人提问时,往往太逼迫。

我们向自己提问时,往往太放松。

应该反过来。

“这是你能做到的最好了吗?”

不断问自己这个问题,是企业成长,个人觉醒的标志

我建议你从这8个方面开始,希望你能好奇、真诚、努力地提问,让提问变成你稀缺的生产力。

我想,我就在这里结束。(如果你懂这句话,就知道这是一个彩蛋。)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5 +1
刘润

作者:刘润,润米咨询创始人,商业类头部公众号《刘润》、50万学员《5分钟商学院》主理人,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国内知名商业顾问。来源:【刘润】微信公众号(ID:runliu-pub),一个洞察商业本质的公众号。

复制成功
能力  稀缺  性价比  企业成长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