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职场“30岁现象”:你必须知道的2个真相

最近有读者给常识君留言:

职业生涯中,喜欢但不擅长和擅长但不喜欢的领域,应该选择哪一种呢?30多岁了,为了喜欢的领域付出时间学习,结果还不一定会变得擅长,这样是否值得呢?

相信这个问题还是蛮普遍的——30岁是一个人最容易感到焦虑的年龄。在每一个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深夜,或许我们都思考过:我这辈子难道就这样了吗?那些未完成的梦想现在还来得及实现吗?

对此,本文中,管理的常识内容合伙人,具有20年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咨询从业经验的宋春涛老师提出了两个具体建议。无论你的年龄到没到30岁,都值得一读。以下,Enjoy:

作者:宋春涛
来源:管理的常识(ID:Guanlidechangshi)

在回答这位“打工人”朋友的问题之前,首先我对他的职业态表示担忧——

尽管我们不知道他身在哪个城市、所处什么行业、过去有何种职业经历,一个人去到30多岁的年龄,正常来说,在职打拼了至少10年以上,如果还在犹豫纠结是否要进入自己“喜欢的领域”,同时又因为担心“结果不一定会变得擅长”而裹足不前,那么,在后浪滚滚涌来的今天,不出意外,30多岁的前浪很快就会“挂”在沙滩上。

从更广泛的人群来看,这位朋友的职场困扰其实并非个案,在我过往20多年的人力资源从业经历当中,接触过很多类似的案例,他们当中既有22至25岁的职场“小鲜肉”,也有30至35岁的中年“老腊肉”,这些人或在不同公司频繁跳槽却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或在一个索然无味的岗位上消磨青春却又不敢选择离开。

整体而言,我们可以基于“喜欢”和“擅长”这两个维度,把职场人士的工作状态大致分为四类:

喜欢又擅长
喜欢但不擅长
擅长但不喜欢
不喜欢不擅长

包括留言的这位朋友在内,很多人都在第三或者第四种状态中苦苦挣扎,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无法从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

拿我自己过去的职业经历来举例:

二十年前,我在一家美资公司的市场部门做文案主管,其中一项主要工作是文稿编辑、排版以及文字校对,包括调整字体、字号、行间距、段落……这份工作让我极度痛苦。

首先我超级不喜欢,因为我觉得这份工作不太能创造价值,也不能为我个人持续增值,所以无法从中得到成就感;

其次,我也极度不擅长,同事一个小时能做完的排版校对工作,我往往需要3个小时,而且还会出错。

在痛苦了一年之后,我下定决心跳槽并转行,加入另外一家美资企业人力资源部,从更低职级培训专员开始,从零做起。

回望自己近20年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历练沉淀,从入行时的培训专员到今天大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我很庆幸当时做出了“非常值得”的决定

再回到最开始读者朋友提出的“是否值得”的问题,我们真正需要探讨的,其实是以下两个方面:

01、如何从众多的“喜欢”当中,找到真正的兴趣?

很多时候,你问周围朋友他喜欢什么,回答大抵是“美食、购旅游、音乐、电影、抖音”,可能还包括阅读,不过大概率不是阅读学科教材行业专著,而是宫斗穿越和言情文艺。

一定程度上,以上这些“喜欢”不属于“兴趣”的范畴,而是“享乐”,因为你根本不需要花费多少努力或精力,就能从它们那儿得到正向反馈与刺激。

然而,对于职人士而言,一个残酷的事实是,职场打拼之路荆棘遍布,并不像你下了班瘫在沙发上刷抖音或者打王者那样,让你时时得到“即时满足感”。

兴趣的英文是Interest,即inter-est,意味着你必须要深入职业当中,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和心血,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时时解决新的问题和挑战,进而体验到情绪上的成就感、满足感,而后有了更多热情和动力,这才是真正的职业兴趣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曾经在内部分享过自己是如何做到在毕业第2年就成了管理四五十人团队主管,其中一点和他的职业兴趣有关:

“……我工作时,不分哪些是我该做的、哪些不是我该做的。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对于大部分同事的问题,只要我能帮助解决,我都去做……我还有一个特点,工作前两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点一点回家,回家以后也工作到挺晚,确实是因为有兴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所以我很快从负责一个抽取爬虫的模块,到负责整个后端系统,开始带一个小组,后来带一个小部门,再后来带一个大部门。”

从张一鸣的案例不难看出,职业兴趣与每个人的职业理想、职场抱负有直接关系。

相信大家都听过下面这个小故事:

有三个建筑工人在砌墙,有人问他们,第一个没好气的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转身问第2个,他说:“我在建一座漂亮的大楼。”当他问第3个人的时候,那人开心地说:“我在建一坐美丽的城市!”

多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是在砌墙,第二个工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第三个工人则成为了他们的老板

你如果能够像故事里第三个工人那样,既能立足当下,更能跳出当下,学会以终为始,想清楚自己10年后、甚至20年后的职业目标、职画面,你就能够越早识别自己的职业兴趣,并且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去实现。

02、如何把喜欢的工作,做到真正擅长?

在我看来,职场人士能否把一项工作做到真正擅长,背后有两个关键:

一是认清自我、识别优势;
二是找对方法、刻意练习

围绕这两个关键,我想分享两本相关书籍以及我个人的心得给大家。

关键一:认清自我、识别优势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最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是:一个人要想成功,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优势,而不是去补他的弱点。

通过书中的优势识别器,每个人都可以在全部34个优势主题当中,找到自己的5个优势主题,并且通过实际运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创造出最佳工作绩效

在我职业发展的初期,这本书对我帮助极大。跟大家分享我的两项优势主题:沟通和取悦。

具备“沟通”优势的人:善于将想法付诸言辞,是极佳的交谈者和生动的讲解者;

具备“取悦”优势的人:喜欢结交新人并博取其欢心。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打破坚冰、建立联系令他们倍感快慰。

因为这两项优势,让我得以在人力资源培训发展工作中如鱼得水。

关键二:找对方法、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强调了后天刻意练习对于学习一项的重要性,有些看似是天赋的技能,实际上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书中总结了刻意练习的四个重点值得我们鉴:

1.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2.集中注意
3.反馈与复盘
4.走出舒适区

在书中提到刻意练习的四个重点当中,我对于“走出舒适区”特别有感觉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职人士必须有勇气挑战现,敢于进入自己不擅长、不熟悉的新行业或新领域,并在全新探索的过程中历练和成长。

最后,我想分享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社会思想家雷茵霍尔德·尼布尔的一句话,“惠我以安宁,忍所当忍;赐我以勇毅,为所当为;更赐我以智慧,将两者区分。”

祝愿每位“打工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职业之路。

关于作者:宋春涛。现任赫基集团人力资源副总裁,曾供职于IBM美赞臣雅芳安利等多家知名五百强企业,拥有超过20年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咨询从业经验。连续多年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EDP项目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MBA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国际MBA用英文讲授管理沟通课程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7 +1
华章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经管图书品牌。聆听大师的声音,追随智者的脚步。华章作为卓越思想的传播者,愿为你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阅读服务。微信公众号:华章管理(ID:hzbook_gl),微博:华章经管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