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假设40岁时会被裁员,那你现在会做什么

“如果明确知道40岁时会被裁员,那你现在会做些什么?”

我是 1980 年生人,今年 42 岁,刚好越过了 40 岁这个对很多伙伴来讲还比较遥远的年龄,所以结合自己的职经历和近 7 年职业咨询的见识,和大家分享针对 40 岁后可能被裁员这种况,可以做的 4 种准备:

深耕细分领域,做到资深,甚至成为专家
发展通用能力,练就职场基本功
打造多元化的收入结构
打造“靠谱”的口碑

容我慢慢道来。

1、深耕细分领域,做到资深,甚至成为专家

第 1 种准备是——要聚焦在某个细分领域深耕,做到资深,甚至成为专家。

好多人说 40 岁都要被裁员了,这样深耕还有什么意义?

众所周知,我原来做软件开发工作,浸淫Qt应用开发多年,在 34 岁时(2014年)出版了两本编程图书——《Qt on Android核心编程》和《Qt Quick核心编程》,算得上是 Qt 应用开发方面的专家。

这段经历和取得的成果,让我在 Qt 圈子里搏得薄名,让我在后来换工作时薪水翻番。

再后来,我尝试做职业规划咨询,也因为 Qt 专家这样的身份,获得了跟没有专业领域专家标签的转行者不一样的起点。

那时跟我一起学职业规划的伙伴有许多,大半在拿到资格证书后,都为找客户而犯愁,而我很快就找到了破局的方法——针对软件开发工程师这个群体,提供免费咨询服务,通过免费咨询,提升技能和经验。我能吸引到客户,就是因为我身上的专业标签——Qt技术专家。这个标签,让别人相信我能够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建议,愿意来找我聊职业规划。

以这样的方式开启了职业规划咨询,后来经过几年的案例积累,我就顺利切换到了职业规划咨询这件事上来。

从我的经历中,可以看到,努力在一个领域深耕成为专家的四点意义:

你可以拥有一技之长,有安身立命的本事,能在同领域内快速找到新机会;

你知道自己如何学习如何成长如何变厉害,再学新的技能,也可以快速学会;

你可以成为有标签的人,甚至会有个人品牌,别人对你的认可度大大提升,愿意推荐机会给你;

你的见识和思维会发生变化,做到极致就像爬山登顶,让你能站在高处观察你所在的环境、你所在的事,你会有不一样的见识,同时因为你是资深人士,有机会做更有难度更复杂的事情,思维会得到锻炼,深度思考、系统思考能力,都会提升,这些将伴随你一生。

所以,即便 40 岁会被裁员,你在 40 岁之前做到专业,一样是非常值得的。

2、发展通用能力,练就职基本功

第 2 种准备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通用技能组合,打造可迁移的职场基本功。

从 2005 年到 2017 年,我做了十二年的软件研发研发管理工作,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软件开发工程师,做到 30 岁、35 岁甚至 40 岁,都觉得只要技术好,就可以包打天下。不仅如此,他们还鄙视那些沟通能力好、与领导关系好的同行,认为他们没有真正的能力。

2015 年我开始做职业咨询,慢慢接触了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发现这种现象其实很普遍——很多方向的专业工作者,非常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相当无视通用能力的修炼。

但实际上,你工作几年后就会发现,所有专业性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通用能力的支撑。

你要开发软件,就要能够与上级、平级同事等顺畅沟通,否则,要么做出来的软件与需求不符,要么完成的模块与其他子系统难以整合。同时,你还要能管理自己的时间,制订合理的开发计划,否则,你大概率会延期交付。沟通、时间管理、计划等,都是通用能力

其实不仅软件开发工程师,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都是如此,你越资深,就越要跟人协作来解决复杂的难题、处理复杂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你必然越来越多地需要沟通、管理、组织、学习、谈判领导等各种通用能力来完成各式各样的“非专业任务”。甚至到后来,你用于具体专业工作的时间,连工作时间的一半都不到。

所以,你必须要结合自己的个性目标,找到一组能够放大专业能力成效的通用能力,有意的培养、训练,把它们打造成自己的助推器。

对我来讲,这组通用技能是归纳、抽象、逻辑分析、拆解问题、辅导、写作、讲授。

对你来讲,它们是什么呢?

请梳理一下,找到你的答案,从今天开始,就有意地发展它们。

3、打造多元化的收入结构

第 3 种准备是——摆脱对单一工作收入的依赖,打造多元化的收入结构。

最近几年出现了各种黑天鹅,比如“双减”,比如新冠疫情,比如2022互联网裁员,它们让很多职人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收入,被迫经历了漫长的黑暗时刻。

如果一个人只有一份工作收入,遇见这样的黑天鹅,就会失去收入来源,房、车贷、日常花销……很快就会将你逼到崩溃边缘。

这样的黑天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你几乎是必然的会遇到。对于必然会发生的事,最好现在就做好准备。

2014年,我开始写书,图书出版后,我有了版税收入。2015年,我开发网课,有了课程销售收入。同一年,我为某杂志写专栏,有了稿费。2016年,我的职业规划咨询有了起色,新增咨询收入。

这个时候,我就不再担心“万一被裁员了收入没了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因为我相信,就算没了工作,其它收入来源,也可以维系我的基本生活,给我足够的缓冲,支持我重回正轨。

你也一样,可以在主业发展到稳态时,开启第二曲线,建立新的收入渠道,改变只有一份工作收入的危险况,创造多元化的收入结构。这样你就拥有了应对各种工作意外的底气。

有的伙伴可能会说,自己平时很忙,时间、精力都不够用,难以开发第二曲线,怎么办?

其实还有一个最基本的策略:定期从工作收入划转一部分,用于理财,获取资产被动收入。这样,你最起码有两个收入来源。

4、打造“靠谱”的口碑

第 4 种准备是——打造“靠谱”的口碑,为更多机会埋下种子。

根据我自身经历以及对身边同龄人的观察,40 岁以后找工作,如果你在市场上投简历,基本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而如果有熟人帮你推荐,往往可以得到面试机会。

熟人之所以愿意推荐你,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觉得你“靠谱”,配得上他眼前的工作。

所以为了应对可能遭遇的裁员,你可以从现在开始行动,给大部分与你打过交道的人,留下“靠谱”的印象。

具体做法,可以参考如下三种策略:

把本职工作做好,把领导交代的事情做好,有始有终有反馈,让领导看见你的靠谱。

接口性工作做好,让与你共事的同事,感受到你的靠谱。

创造职务作品,比如工作总结流程文档、经验分享等等,让不直接与你共事的同事,通过你的职务作品,认可你的靠谱。

以上三种策略,持之以恒,就可以收获“靠谱”的口碑。

有了口碑,“靠谱”的人设立住,你不用找机会,机会也会主动找你。

小结

这就是在“40 岁会被裁员”这个假设下,你可以做的 4 种准备:

深耕细分领域,做到资深,甚至成为专家
发展通用能力,练就职基本功
打造多元化的收入结构
打造“靠谱”的口碑

做好这 4 种准备中的两种或以上,就可以从容行走职场,不惑,不惧。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3 +1
安晓辉

微信公众号:安晓辉生涯(ID:programmer_sight);作家,职业规划师。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