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开始做职业咨询,到现在,我已经帮助2000多人解决过职业发展方面的难题。这其中,有许多客户都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懂点儿好像又什么都不太擅长”,问我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擅长”这个话题。
一、有关擅长的4个错误认知
我在多年的咨询经历中发现,人们对“擅长”有4个典型的错误认知。
第1个错误认知:擅长是天生的,我只要找到它就行了。
其实,擅长之事并非天生,而是后天磨练出来的。
你不去雪场,不踩雪板,不摔上几百次,永远不会擅长滑雪。你不接触电脑,不学习编程,不用编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永远不会擅长编程。你不拿起画笔,不学习画画,不用画画表达你心中的想法,永远不会擅长画画。
我们所看见的别人的“擅长”,都不是别人天生就会的,而是做出来的:去做某件事,做起来了,会做了,于是更想做了,持续做,做得越来越好,结果就擅长了。
一个人真正擅长的事情,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找到的,而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
你不愿在实践中确认,只期望通过一种测试或者一次高人指点就轻松发现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永远也不可能收获真正的擅长。
第2个错误认知:找到真正擅长的事,人生就能逆袭。
好多人心头萦绕着一种热望——只要知道真正擅长之事,就能以此规划人生,实现逆袭。但现实是,一个人就算拥有了真正擅长的事情,人生也未必就能实现逆袭。
我父亲这辈子都在农村种地,种小麦、种玉米,种谷子、种红薯,都很擅长,但几十年过去,他的生活一如往昔的贫困。
前几年父亲学会了养羊,现在家里有四十来只羊,他能通过观察羊粪的形态和颜色判断羊是不是生病了,也会自己给羊喂药打针,还能看母羊的肚子大小和体态判断出它要生几只小羊……总之父亲擅长养羊,十里八乡再没人比他养羊养得好。可是,他还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生活还是一如往昔的贫困。
人生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由某个单一变量决定的,而是无数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擅长的事,只是一个单一变量,对你人生的影响,可能大到改变人生轨迹,也可能小到荡不起一丝涟漪。
好多人在校园里时,觉得自己很年轻,后面有大把时间,随时可以学技能。一参加工作,认知马上就变了,觉得工作几年还没一技之长,以后就再不可能有了,因为青春不再,最好的学习年龄过去了。
实际上,培养擅长之事,并不局限于孩童、少年等阶段,就算人到青年、中年、老年,也可以。
余华在医院工作了五年,23岁时才开始写小说,后来成了知名作家。
安晓辉35岁开始学职业规划,为人提供职业咨询服务,现在是拥有自己职业分析模型的职业咨询师。
摩西奶奶 76 岁才开始作画,80 岁办个展,风靡世界。
擅长之事其实是一种技能,多数技能的习得,并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而我们之所以拿年龄当挡箭牌,其实源自两种担忧:担心社会歧视大龄小白、担心学了也竞争不过年轻人。但实际上,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因为现在就是你最年轻的时候。
第4个错误认知:找到对的事情,我就能轻松获得专长。
好多人想要有所擅长,但并不想为之付出努力,他们想要的是“轻轻松松获得一技之长”,所以潜意识里一直在找捷径,一看到类似“21天学会Java”、“7天学会PS图像处理”、“3天学会电工”这样的宣传就内心激荡双眼放光。
但实际上,有门槛的技能,都不是几个小时、两三天、一两个星期、三五个月就可以达到“擅长”这种水平的,都是需要在实践中走过新手、高级新手、胜任者等阶段的,这其中每一个阶段,都可能遇到挑战,久久不能通过。
以上就是有关“擅长”的4个错误认知,放下它们,你才可能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事。
二、做好这3步,拥有擅长之事
刷新了关于擅长的认知,接下来我们来看怎样才能拥有擅长之事。概括来说,分为三个步骤:生成兴趣清单、缩小选择范围和练练看。
1、生成兴趣清单
尽管我们说擅长的事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你得多做一做多试一试才能确认,但这并不是说你可以不做筛选,碰见什么事情就做什么事情,完全把未来托付给运气。那样效率太低,可能还没试出自己想要的结果,你就垂垂老矣。所以,我们得有效尝试。
要想有效尝试,必须得先依据一定的方法做一轮筛选,缩小尝试的范围,找出具有较大可能性成为我们擅长的技能的那些选项,形成一个“兴趣清单”。
兴趣清单上,汇聚了你觉得有可能变成你擅长的技能、你有兴趣去尝试的方向。
那么,如何挖掘选项生成兴趣清单呢?
可以参考下列方法:
你做过的那些让你有成就感的事情
你做过的那些取得了较好结果的事情
你做过的那些让你完全沉浸其中、忘了时间和烦恼的事情
你的 3 个榜样身上具备的你想学习的技能
工作技能的延伸
生活中你感兴趣的事情
你小时候未曾实现的梦想
别人反馈的你比较擅长的事情
别人曾向你咨询过的事情或请你帮忙做的事情
MBTI、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大五人格测试、盖洛普优势识别器等职业兴趣测评工具的测试结果
运用这些方法,你会得到一份长长的选项清单,上面可能有百八十个选项,让你产生“哇,原来我可以做这么做事情”的感叹。
2、缩小选择范围
兴趣清单上选项很多,我们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一一尝试,所以要进一步“缩小选择范围”。
这里提供一种能快速帮你缩小选择范围的简化方法。首先,根据下面 3 个关键要素给每个选项打分:
痛苦:拥有这项技能可以解决我哪个痛苦?痛苦程度从浅到深,可以打 0 ~ 10 分。
热情:想要这项技能的动力是什么?有多强烈?强烈程度从浅到深,可以打 0 ~ 10 分。
时机:眼下是否适合发展这项技能。从不适合到特别适合,可以打 0 ~ 10 分。
然后,选择得分最高的3个选项,作为你最终的“兴趣清单”。
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如何应用这种方法。
假定你是一名安卓应用开发者,你的兴趣清单中有6个选项,PS是其中之一。你首先要做的,是给每个选项打分。以PS为例,3个关键要素打分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
痛苦:学会 PS ,可以解决美工无法提供切图给你时的痛苦,但因大多数时候,都有人帮你搞定图片素材,所以这个痛苦,不是那么强烈,给 3 分。
热情:动力有两点,一个是工作中应对美工无档期的时刻,一个是学会 PS 可以帮女友 P 图,但这两件事,其实你都无可无不可,5分 。
时机:学习 PS 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参加课程和做练习,而目前你正处在产品研发的关键时刻,没那么多时间,同时,项目经理协调了美工时刻待命,你就是学会了,也暂时派不上用场,所以当下这个时间点不太好,给 3 分。
其它选项的打分过程,也是类似的。给所有选项打完分后,你可能会得到类似下图这样的表格。
其中得分最高的 3 个选项——写作、Python和演讲,就是你最终的“兴趣清单”。如下图所示。
3、练练看
当你的兴趣清单缩短到 3 项时,就可以付诸行动了——练练看。
当你选定一件事,准备练练看时,你可能什么都不懂,觉得根本没办法开始。从我的经验来看,大多数你想学的东西,都有书、课、人在教,最不济,也有人分享过相应的学习资料,所以你总是可以找到开始的办法。
以写作为例,你可以买几本书, 如《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模板写作法》《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照着做,就可能写出自己的第一篇文章。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报一门写作课,找一个写作教练专门教你……这世上真的有无数种方法,能让你开始做某件事。退一万步讲,你实在不知道如何开始,还可以到知乎上搜索“如何学会……”或者“如何学习……”,你会找到许多答案。
所以这里我们略过如何开始,而是重点介绍一种学习方法——项目驱动型学习。
传统的学习方法,是先找一本教科书,从头学到尾,了解各种知识,做课后练习,然后试着解决一些简化过的小问题,解决完小问题再解决大问题……这种学习方法,虽然系统,但效率较低,效果较差,容易让人放弃。
项目驱动型学习,以完成一个实际项目为中心,让实际项目中的实际问题驱动你学习,你在解决问题的压力下,行动极度聚焦,哪里不会学哪里,缺什么补什么,努力极有成效。项目驱动型学习,成果与进展比较显著,一步一个看得见的脚印,能带给人比较多的正反馈,容易促动你持续学习。
不管你是用传统的技能学习方法,还是用项目驱动型学习方法,都可能出现“学不下去想要放弃”的情况。此时,你需要认真评估一下,看是否要放弃。下面一组问题,推荐给你。
我当下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我尝试过哪些解决办法?
我真的竭尽全力了吗?
在这件事上做得比较出色的人,是如何解决类似困难的?
如果此时的放弃会导致将来一无所长,我会有多后悔?
关于练练看这个阶段,有不少小伙伴担心投入了时间也不一定能收获一个“擅长”。对此,我有两点看法:
如果你没有投入足够长的时间,就一定不能拥有一件擅长的事;
就算你投入了许多时间,却依然没能把眼前这件事做成擅长,那也不意味着你把这些时间投入到别的事情上就能获得“擅长”。
所以,我推荐的做法是,别想太多,只管去做,做到出色,即成擅长。
当然,如果你实在熬不住了,也可以放弃,去尝试别的选项。
三、写在最后
一个人真正擅长的事,并非“找到”的,而是“短暂的寻找”与“持续的行动”一起创造的。如果你想要拥有一件擅长之事,请多向行动中找答案。
只有喜欢才可能投入更多精力,投入更多精力才会擅长,擅长后又可以做喜欢的事情。
2023-01-15 21:42 ·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