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逼疯员工的,从来不是工作压力

作者:张丽俊 Cherry
来源: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

最近这段时间,大环境不好。大家都说,工作特别难,觉得特别累,感觉自己都快被逼疯了。

其实很多时候逼疯你的,从来不是工作压力

01、不注重实绩的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也能逼疯一个人。

你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总是今日事今日毕。你做完了工作,发现已经超出了下班时间一个多小时。

但这时候公司里的人都坐在座位上玩手机刷视频,就是没人下班。你有急事,得赶紧回去。没想到,第二天领导就来约谈

领导说,你怎么走那么早呢?你说,我工作都做好了呀,我的效率高呀。

但领导不接受你的说法,不管工作做没做完,都要求加班。这样才能证明他的管理有方。他这么做,是表演给老板看的。

但这样的加班,是无效加班。其实,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看的不是加班。加班的人不一定产出就大,不加班的人不一定贡献小。

而且,每一个人从事的都是脑力工作。脑力活动需要态,需要灵感,需要自我的驱动力。和加班时长,是否服从纪律根本没关系。

所以你很难认可领导的说法。但你知道多说无益,因为这是组织的缺陷。正如当代经济预测学家爱德华兹·戴明说的:

组织团体内90%的问题都是常规上的问题(体制出了问题),只有10%的问题才是人为的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只好和大多数人一样,做一个表格却加班3个小时,目的就是为了在公司能被大家看到。因为公司考核的不是工作效率,而是工作时间

加班后,你还发现自己的时间都被工作塞满了。哪怕加班到晚上九、十点,也离不开手机,半夜还有老板或者其他同事在工作群里发言。

绝大多数时候,是没有紧急到需要你立即去解决的问题的,但你总会担心领导找你,你的身体处于随时待命状态,身心疲惫不堪。

有一段时间,你实在受不了,就强迫自己不看手机。

结果有一天领导来找你,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看你一个人在群里不说话,你要加强和大家的互动,融入团队呀。”

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一想到没完没了的加班,不得不回的信息,就觉得受够了,感觉快要被逼疯了。

02、办公室政治下的勾心斗角

让你感觉累的,还有公司里复杂的人际关系

很多公司都存在办公室政治,高层在乎的都是位置的高低,话语权的大小,利益的多少。他们会拉拢和自己亲近的人,排挤和打压那些不服从自己的人。

私下里,副总、部门经理、组长、相互说对方的不好。

你不喜欢办公室政治,所以不会说别人的坏话。

《绝对坦率》一书的作者写道:不要让团队中的任何人在背后向你议论别人,这是击败办公室政治的重要方式。

即便你这么做了,不议论别人,且不允许别人议论,但你也会被迫卷入办公室政治中。

因为你不说别人,但别人会在老板、领导面前背刺你,说你的不是。

领导们相互拆台,诋毁、鄙视,然而在开会的时候,所有人都和颜悦色,表现得像是一个特别有凝聚力的团队。

公司里的领导们,眼里盯的也不是客户,而是老板。

当老板有明确需求的时候,就瞄准老板的需求。

老板没有明确的需求,就想办法避开责任

你和他们不同,你的责任心很强,就想踏踏实实做好事情,但别人都防着你,生怕你把事情做好了。

他们觉得,你把事情做好了,就显得他们无能,所以他们总是想方设法给你设置困难。

就是这样复杂的人际关系,让真正想做事的人,不得不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为考虑得太多,在这些不重要的事情上内耗,会让人越来越疲惫。

你想在不正常的环境里,保持正常,你很容易变得失常。

03、无法被看见的付出

逼疯员工点,还有无法被看见的付出。

你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不害怕累,不害怕付出,所以你总是挺膺负责。

然而在部分公司里,存在这样的现象:谁越是负责,谁干的活儿也就越多。

当然,管理层们每天也都在忙,只不过他们不是忙于业务,不是在考虑战略商业模式,而是忙于开会。今天开会,是为了决定明天的会怎么开。他们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领导们忙开会,活儿却落在了基层的身上。

一个项目落下来,10个人监督,只有两个人干活。

你是干活的那一个,你心想,工作多就工作多吧。困难,也是向上的阶梯。你的工作是为了你的职业生涯。你的职业生涯,是为了你的人生。

而且干好了,肯定是会被赏识的,要先努力才能被看见、被追认。

当然,在大多数公司这么做是对的。只是在这家公司,你发现把事情做好了,却没有被公平对待。明明你的贡献是最大的,结果他们却根本不重视你的付出。

分钱轮不到你,晋升更是让你靠边站。

而且最近公司不赚钱了,公司说要降本增效。你以为,这下管理层们有危机感,肯定会一改往日做派,躬身入局。

没成想,老板不得要领,不是想着如何提高效率,而是决定裁员降薪、缩编、控费。

老板看了一圈,发现全是管理层,刀子下不去。最后他的目光锁定在两个踏实干活的人身上,决定要优化其中一个。

作为一个踏实的员工,此时就会特别失望,因为员工知道,即便优化的那个人不是他,但少了一个干活的人,他的工作量会加倍,就崩溃了。

你看,逼疯员工的,从来都不是工作压力。而是那些不注重实绩的形式主义办公室政治下的勾心斗角和那些不被认可的付出。

当一家公司全是这样的情况,这家公司可能也会走向衰落。唯有从组织层面改变这些情况,公司才能穿越周期。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4 +1
张丽俊 Cherry

作者:张丽俊。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咨询创始人,《组织的力量》一书作者。来源 | 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

立即了解→mini-MBA——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亲授,结业即获清华证书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5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我所在的企业,就是这种情况,每天搞各种标准化,教条主义,其实有些是与实际需求背道而驰的。一大堆标准化下来,完成程序上的报告,虽然知道没什么营养,但还不得不干

2024-06-04 04:00 · 浙江

说的在理

2024-06-06 14:45 · 福建

大公司有这种病还不算什么,怕就怕文中举例那种只有2个人干活的小公司也得了这种大公司的病。

2024-06-09 20:09 · 广东

我们这小公司做到的也有这种病 ,而且还越来越严重

2024-06-17 08:37 · 湖南

确实

2024-06-18 13:21 ·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