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穷人翻身有多难?这可能是唯一的方法了

文 / 晶美同学
YouCore主策划

01、两个子代的逆袭VS两个父辈的牺牲

2009年,时任央视主持人的崔永元在日本电影院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好莱坞巨作《阿凡达》正在全球热映,国内IMAX版一票难求,但是他在日本东京所看的那一,观影人数却寥寥无几。

小崔留心数了数,加上他,播放厅里一共有3个人。

是《阿凡达》在日本水土不服?

也不是,《阿凡达》当年在日本的总票房是156亿日币,占据当前海外片票房的top1。

那是为什么?

原来是日本观众还来不及看,他们正在隔壁看另外一部由中国人担任主角的纪录片《含泪活着》:

故事缘起于1989年,时值35岁的丁尚彪,怀揣着跑遍所有亲戚朋友的家,凑够的5万多块钱(相当于他们家当时15年的收入),来到了日本。

他来日本只有一个目标,通过留学,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庭的命运。

他原本的打算是上完语言学校后,继续读大学,并由此一路在日本发展下去。

但是刚下飞机,命运就给了他重重的一击。语言学校设在非常偏僻的小乡村里,当地条件和学校政策都不允许他利用学习外的时间打工赚钱。

但是如果不能挣钱,该怎样还清欠债?家里妻子怎么办?家里孩子怎么办?

丁尚彪想到了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女儿学习成绩优异,他不想女儿和自己一样,吃教育上的亏。对,要给女儿创造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条件!

有了新的目标后,丁尚彪开启了自己在日本的“黑工生活”, 一天之中他起码要去三个地方打工,大楼清扫、建筑工地、餐厅厨师等等职业他都做过,苦累不算什么,只要能够挣钱。

1997年秋天,女儿丁晽成功地考取了美国的纽约州立大学。这时距离丁尚彪来到日本,已经过去了8年。

同样在这8年里付出的,还有丁尚彪的妻子陈忻星,丈夫寄回来的钱,除了还债外,她分文不动地存起来。

丁晽这样回忆母亲的生活:自己一个人在家时用酱油拌面条凑合;生病了也不去看医生;不舍得买新衣服,不舍得给自己花钱......

纪录片最终停留在了2004年,这是与妻女离散15年的丁尚彪踏上回乡的飞机之时,也是丁晽博士毕业,顺利成为一名医生之时。

谈及自己今天的成就,丁晽把它归因为父母那种常人无法想象的付出。

无独有偶,2020年8月23日,一则新闻登上了微博热搜,黑龙江齐齐哈尔克山县,李双、李可心姐弟俩双双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

为了供姐弟俩读书,患病的父母常年拖着病体干活,孩子的学费全家的生活费一直靠养牛、卖牛的收入来支撑。

“一到孩子开学的时候,急需了,就卖了。有时候能赶到在开学前就卖了,有时候赶不上就找亲戚,借完了,卖了牛再还给人家。”

对着镜头,父亲李永才眼里闪着泪花。

这背后有多少辛酸,可能只有穷人家庭出身的孩子才懂。

有爱心人士听说了这家人的故事,表示愿意资助姐弟二人读大学,并激励姐弟俩,“坚持供你们读书,你们父亲非常伟大”。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里说:

一个农民家庭如果企图生活稳定并且获得社会声望,惟一的道路是读书做官。

然而这条道路漫漫修远,很难只由一个人或一代人的努力就能达到目的。

通常的方式是一家之内创业的祖先不断地劳作,自奉俭约,积铢累寸,首先巩固自己耕地的所有权,然后获得别人耕地的抵押权,由此而逐步上升为地主。

这一过程常常需要几代的时间。经济条件初步具备,子孙就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这其中,母亲和妻子的自我牺牲,在多数情形之下也为必不可少。

所以表面看来,考内的笔墨,可以使一代清贫立即成为显达,其实幕后的惨淡经营则历时至久。

两百年过去了,但两个家庭的故事似乎都还在印证上面这段话:

抛开一些机遇性或投机性很大的做法(比如改革开放初期的做生意、买彩票中奖等),父辈牺牲自己来换取下一代受教育的机会,依然是穷人家庭翻身唯一的可复制的稳定路径。

02、穷人翻身,到底有多难?

我们常说,教育,是穷人脱贫的唯一选择;教育,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那教育是如何影响穷人翻身的?或者直接点,教育是如何影响代际收入流动(父母与子女之间收入的相关性)的呢?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博士候玉娜在其研究著作《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关系》中说:

父代与子代的收入传递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三个部分(详见图 1)。

第一阶段主要关于子女的教育获得过程和结果,涉及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第二阶段主要关于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回报过程和结果,涉及社会机会均等问题。

教育获得阶段还可以细分成家庭教育投资和学校教育积累两个部分。

在每个部分或阶段中,教育对代际收入关系影响作用的内在理论机制各不相同,两个阶段和三个部分前后联系、缺一不可,共同解释代际收入的传递过程。

▲ 图1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关系示意图

教育部分,影响家庭教育投资的主要有三个因素:经济约束、能力禀赋和阶层信念

1)经济约束

经济资源总量不同,不同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投资量也不同。

对贫困家庭或者普通家庭来说,由于受到经济限制,如要保障子女的教育投资,父辈往往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比如一方面尽可能地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减少其自身消费

这就对父辈的利他性程度和教育投资意愿有更高的要求。

2)能力禀赋

能力禀赋的传递通常发生在儿童早期,主要通过遗传及与家长互动实现,受到父母的个人特征及行为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比如父母可以选择花多少时间陪伴孩子,这会通过家庭文化的传递过程,影响子代能力禀赋的大小。

如家长可能通过子女质量和数量的权衡,影响能力禀赋在子女中的分配,从而影响子女教育获得(Mulligan, 1993)。

在《外国音乐家传》里,亨利·托马斯列出了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等20位世界级音乐家,然后发现其中12位出身于音乐世家或父母具有热爱音乐传统的家庭。

但是对贫困家庭或者普通家庭中的父母来说,生活本身可能就已经消耗尽了他们的精力,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和孩子有更高质量的互动。

3)阶层信念

相对于更高的阶层,穷人是缺少教育投资动机的。

社会阶层不仅现实财富水平较低,还存在经济上的不安全感,生活的不稳定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种种这些都导致穷人更看重眼前,而降低了在教育上做长期投资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既然未来如何不确定,那为什么不及时行乐呢?

有另外一种研究观点说,“即时行乐”才是穷人能活下来,而不至于被生活逼疯的最大原因。

综上,无论是因为经济约束、能力禀赋还是阶层信念,要想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相对于富裕些的家庭,贫困中的父母往往是克服了更多困难的。

但是对子代来说,接受教育,还只是摸上了教育的大门,因为接下来在“学校教育过程”和“劳动力市场”中,他们也是往往不占任何优势的。

03、培养下一代,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对于我们这一代,更多是普通家庭出身的人来说,当你能打开这篇文章,说明你极大可能已经接受了更高的教育。

这也意味着,我们可能已经很幸运地拥有着父辈的支撑。

而如果你想要进一步培养下一代的话,除了要做好心理准备——“父辈的自我牺牲是必不可少的”外,还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多加注意

1)在家庭教育投资方面,给予孩子更多认知上的刺激

在之前的“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关系示意图”中,你可能已经注意到“教育供给”中更重要的是获得“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这两方面的能力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世界银行在《2015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

对 28 个发展中国家母亲育儿方法的一项研究发现,“非认知能力”的获取与国家发展水平关系不大。

但在那些经济、医疗、教育水平较低(按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衡量)的国家,母亲向孩子提供的认知刺激普遍较低。

比如缺乏使用儿童导向的语言刺激儿童对世界的理解,这会导致语言能力差,妨碍未来的学习。

也就是说普通家庭在培养孩子过程中,更要注意:给予孩子更多认知上的刺激,来提升其认知能力。

报告同时给出了进行认知刺激时行之有效的几类方法,比如为孩子读书、讲故事以及一起进行识别品、数数、画画等。

2)在学校教育方面,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

2018年,天津开放落户政策,申请落户的人一天达到了30多万,数字惊动了全国。

天津究竟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我们看一组数据就知道了:

2019年天津一本上线率35.89%,垫底的河南、江西、贵州分别为12.54%、11.97%、11.90%。

也就说,天津户口的孩子在天津高考,他考上名校的几率是江西人和贵州人的3到4倍。

同样是2019年,北京的二手房市场成交了一套“神房”:12平米,30万/平米,总价360万,全款。这套房子,没有厨房、没有卫生间,基本上不能住人,据说原本只是一个储物间。

虽然有不少人是为了投资甚至是投机在炒作学位房,但也有很多的家庭纯粹是为了子女的教育,含泪购买老破小的学位房。

在当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分配不均的情况下,他们为了孩子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放弃原城市的发展机会跑到外地落户,也甘愿从大别墅搬进老破小,想方设法地将自己的经济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源馈赠子女。

对于他们,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可以苛责的呢?

3)在劳动力市场回报过程中,注重可迁移能力的培养

理想态下,教育职业服务培养人才的层次、专业结构应该能恰当地满足社会需求,也就是实现供求平衡

但事实上,由于社会的复杂多变和难以预测,劳动力市场的供需错位是不可避免的。

这时候,你的可迁移能力越强,你的可选择机会自然也会越多。

注重可迁移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在当下这个不确定性加剧的时代中,对每个现在以及未来职人的基本要求。

中国社科院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近期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

形势越微妙,越需要我们在能力上做以下3点准备:

一是能够快速学习和快速调整。

二是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随波逐流。

三是具备足够的差异性,在一个人工智能逐渐发达的社会里,我们更要凸显出人的价值所在,也就是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这恰好也和YouCore提倡的打造个人核心力(思维力学习力、人脉力)不谋而合。

04、总结

穷人翻身很难,但是感谢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重教”的土壤,父辈们通过勤劳和节俭为我们争取到了受教育的机会。

这是千百年来一个家族能够兴起的基础,也是中国在短短四十年内能够大规模脱贫的关键。

如今,虽然高等教育边际效益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逐渐下降,但在竞争中缺乏文凭,就等于丧失了继续竞争的入场券。

教育可能无法宏大地改变命运,但是终究能够改善境遇。

而对于当代社会中的每位父母来说,我们并不鼓励盲目地为孩子牺牲,但是在为子女付出和个人价值之间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平衡点,不可避免地会是每位父母人生中的必修课

如果你也在为下一代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而努力,不妨试着关注以下三点:

1、在家庭教育投资方面,给予孩子更多认知上的刺激
2、在学校教育方面,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
3、在劳动力市场回报过程中,注重可迁移能力的培养

最后,感谢所有父辈做出的努力,感谢我的父母。

参考资料:
[1] 候玉娜,易全勇;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关系(上)——基于理论视角的文献述评[J];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09期
[2] 世界银行; 2015年世界发展报告:思维、社会与行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3] 王博;谈教育社会人结构的影响及其滞后性与前瞻性[J]; 教育与职业;2013年12期
[4] 李晨行;现实还是风险:“阶层固化”辨析[J];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5期
[5] 正和岛商业洞察;社科院张明:《形势越来越微妙,建议做好3点准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4 +1
YouCore

公众号“YouCore”(ID:YouCore),YouCore主策划,个人核心力赋能平台,一个老板、副总裁、总监们偷偷关注的公众号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