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工作第三年的时候开始带人的。
一开始被提拔为主管时,我特别兴奋。心想着:这下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
因为我早就看不惯原主管的一些做法了,觉着我来管团队,肯定比她会好得多。
特别是她那种摆出一种领导的臭架子,天天当贼一样防着我们,还动不动批评人的做法,首先就要调整过来。
说干就干,我当天就将办公位从单独的区域里搬了出来,跟大家坐在一起。
而且,我刻意放下身段,主动去给团队成员倒水,拿外卖。
在日常管理上,我也一改前任的作风,给予了大家充分的信任,不管他们的出勤、不追他们的任务进展。
因为我相信,他们也能像我一样,哪怕没来公司,也会自觉完成工作的。
哪怕有时我发现他们的工作不如预期,也尽量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因为我相信成就感更能激发一个人的动力。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团队氛围确实很宽松了,大家跟我也很亲切,甚至嬉皮笑脸的,但第一季度团队的各项工作都大大滞后。
而且,我发现,有些成员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变得松懈,甚至将工作抛诸脑后。
经常是我一个人深夜还在加班赶工他们遗留下来的工作,而他们工作哪怕没完成,却会提前下班去聚会。
在现实的压力和我老板的痛斥面前,我不得不学我回我的前任,对团队成员该管的就管,该骂的就骂。
第二季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显著提升,但大家也都对我敬而远之了。
通过我刚担任领导时的这段经历,我发现,领导并非简单的放任自由,而是需要在多个维度上寻找微妙的平衡。
亲近与距离感、信任与监督、成就感与差距感,这些看似矛盾的元素,却是领导者必须精心平衡的三大关键要素。
01、亲近与距离感的微妙平衡
领导者需要与下属建立亲近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这种亲近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让成员们感受到温暖。
但是过于亲近的关系又会导致下属对领导失去敬畏,不利于团队管理和秩序维护。
就像我跟团队成员太亲近后,他们就拿我说的话、布置的任务不当一回事了。
那如何找到亲近与距离感的平衡呢?
领导应该在工作之余与下属多多聊天,了解他们的工作想法、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主动提供帮助;
但当下属的表现不达预期时,领导者也必须及时指出并且给予批评。
前者能够让下属感受到关怀和支持;后者能够保持领导者的权威感和决策的有效性。
02、并行不悖的信任与监督
信任是领导力的基石,当领导给予下属充分的信任时,下属往往也会更愿意接受领导的指导和建议,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团队工作中来。
因此,领导者往往需要主动表露出自己对下属的信任,以此来提升个人领导力。
但信任并非没有限度。
如果像我那样,完全相信下属的自觉性,对出勤和工作进度不管不问,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人性是无法完全信任的,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因此,你在管理下属时,不要过分苛责自己无法完全信任对方。
在交出自己信任前,你必须同时建立机制对下属进行监督,这样才是对工作真正负责。
例如,古代皇帝派遣大将军出征时,往往将对方家眷接至宫中,美其名曰减去对方的后顾之忧,本质上其实是以对方家眷为人质,避免对方有二心。
这种并行不悖的信任与监督,是领导者必须掌握的平衡艺术。
03、营造成就感与差距感的氛围
让下属在工作中有成就感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之一。
下属有了成就感,在工作中的自信度和动力都会更强,工作幸福感也会蹭蹭提升。
但是过度的成就感就有弊端了。
它容易滋生自傲的情绪,让员工不听从指令、不领取建议,甚至轻视、忽略团队同事或领导。
所以,领导在让下属产生成就感的同时,一定还需要让他们感受到依然有差距存在。
例如,竞技运动领域就有一个潜规则:
当一名运动员在比赛后获得冠军后,教练在为他欢呼庆祝之余,马上会给他安排一场要求更高的模拟赛。
目的是让其不会长久地沉溺在成就感中,得以不断地突破自己。
领导者的位置和职责,注定了:要当好领导,就必须成为一个复杂的人。
只有你把握好了亲近与距离感、信任与监督、成就感与差距感的平衡,才能更好地管理团队、激发他们的潜能、确保团队目标的实现。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