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年薪50万,为什么是大部分人的天花板?

作者 | 临公子

临公子的读者里,很大一部分是上班族,大家都有个共识,那就是——

“年薪50万”对绝大部分上班族来说,是个公认的天花板。

我本职是IT圈,周围多数也是偏技术的同事朋友,换算成月薪,即便在一线城市月薪3万也是少数,基本是高级工程师中层管理岗以上。月薪5万就更凤毛麟角了。

拉出全国平均数据一对比就知道,它绝对是上班族的金字塔尖水平。

一来,价值确实到了临界点。二来,这个临界点很可能还和你的能力无关,不是只要努力就能让工资继续upup。

很长一段时间,作为普通打工人的我也这么认为。

但这几年随着我码字,以及身份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我逐渐发现破除“年薪50万”天花板最有效途径,是改掉一个字——

年入50万。

为什么这么说?

01

我刚工作没多久,有一次中午大家吃饭,聊着理想薪酬时,一位30来岁的员工意味深长地和我们几个新员工说:“你们干个5年,大概就知道后面能拿什么样的工资了。”

“有些3年就差不多到顶了,劝你们别想太多。”

听得我当时有些沮丧。

可后来发现,这话还是有一些依据的。

大部分的职务收入S型曲线,一个常见的变化是:工作0-1年融入期稳定,1-5年是快速增长,5-10年到达某个临界值后,坡度渐缓,最终成了一条安静的平行线。

瓶颈主要有2个。

首先,能力瓶颈。

它不是单纯地指能力上不去了,而是即便能力变强,到了一定阶段,能力对收入的影响将慢慢减小。

我一个前同事说,自己从月薪5千到1万,只花了一年多;从月薪1万到2万,花了五年;到现在一直卡在月薪2万出头,感觉已到了极限。

他不是没试过突破。

考证、学习、跳槽……二线城市机会有限,公司往往并不需要专业技能多牛X的人,把某个技能学到专家级别根本派不上用,你反而容易陷入对比,掉入“我明明比他厉害,怎么同样工资”的心理落差中。

两年前他跳到一家私企,老板非常认可他,但同时也摆明车马地说:你是有能力胜任副总的,可眼下没空缺,以后有机会会考虑提你的。

以后是什么时候?

不知道。

他已经39岁了,只能看天意熬不熬到那时候。

其次,行业瓶颈。

一位在船业的读者说,他干到30来岁年薪才20万,而且长期出海非常辛苦,工资也很难再加。

不同行业,挣钱速度肯定不同。

但转行自带“沉没成本”的魔咒。

许多人会顾虑,我在这行做这么久了,去做其他的岂不是经验都浪费了?资源都无法累积?比如我之前文章中提到的一个年薪10万左右的中学老师,工作之余和同学接些写代码兼职项目,哪怕他知道自己已达到中上水平,也不敢辞职

最后就像梁朝伟的那句台词“三年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于是沉没成本就越来越重。

就这样顺其自然地,碰到了工资的天花板。

02

这几年我一边上班,一边副业自媒体,有个特别深的感触:

挣钱也好发展也罢,当到了上限时,就要靠结构和形式去突破。

我们要明白:

1、年薪,是按劳付酬的。

2、年入,意味着收入来源多元,至少不是单一工资

从我真实接触的情况看:年收入超过50万的人里,9成以上都不是靠工资。

比如我同事大概4年前跳槽创业公司,并且带了一个小团队过去,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拿到8%的股份,每年分红比年薪更高,远远超过和他水平差不多的人。

当然,辛苦在所难免。

但这种辛苦如果放在挣工资上,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前面说了,工资是呈“S”曲线的,一开始你花10分力,工资能上涨30%;到后来你再花10分力,工资只能勉强上涨10%;再后来,你花10分力,可能连1%的上涨都没有了。

何况拿工资久了,很难发现工资以外的收入模式。

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大,可能性就有多大。突破数量瓶颈靠的不是在一条路上死磕,而是改变收入模式和结构。

03

那么,如何更有效地突破工资上限,以下4点不妨考虑。

1、股权

有些创业公司的元老成员or核心员工,能持有一定比例股份。一些公司还有认购原始股的机会。

我有个同事大元,他后来去的公司有个认购原始股的机会,大元认为那个行业和公司都处于红利上升期,果断买入15万,后来翻了近3倍。

2、个人IP

在这人人都能成为自媒体的时代,个人IP可以算是低门槛、但能带来高溢价收入模式了。

无论是文字或视频还是其他形式内容,当你累积起自品牌后会发现,带来的回报往往是指数级别。

3、资源置换

其实刚才说的“技术入股”,本质上就是个典型的资源置换模式。如果你有自己的平台和资源,可以想想是不是机会用它们去置换些机会。

找别人合作、投资别人、出资源、手拉手,能拉起更大的机会圈。

4、尝试

打个比方,同样是自媒体、同样是年入50万:

有的人只在一个平台、只用一种形式变现,一旦平台流量不行了,收入断崖式下滑

有的人把几个业务打通,整个生态和收入模式做得丰富,做课程、做社群、做付费分享、再把产生的内容二次沉淀。充分利用资源,未来也更有想象力

二者截然不同。

前面说了,单纯看数量是不够的,越到后期,结构的优势将逐渐突显。

无论做什么,单一收入的风险都是类似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尝试新模式,将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04

不少人聊到“如何达到年薪X万”话题时,会建议要保持学习、要主动增值、要多扛责任等等。

这些方法呢,不能说它们错,但药效有限。

因为到了一定程度,收入能力并不是线性正比的,甚至没太多关系。

更有效的方法,是用“升维思考”去“降维攻击”,而不是简单地想:工资好少啊,如何提高工资呢?

你的工资上涨空间还有多少?
你的收入是不是主要靠出售体力和时间?
你的收入还有哪些可能性?
实现这些可能性,需要做到XXX?

爱因斯坦说过:“不能在制造问题的层次来解决问题。”上升一个维度后,你看到的、想到的或许就都不一样了。

必要时,甚至需要适当放弃一些薪酬,去换取某个杠杆、翘起机会空间。

豌豆荚创始人之一崔瑾,创业之前换了3次工作,有两次是降薪接受offer。从西岸奥美谷歌,她的薪水降了30%;后来去李开复创新工厂,拿的月薪只有1万。

老实人低头干活,聪明人抬头看路。

很多人真正的困境,不是卡在无法突破“年薪XX万”上,而是卡在思路固化后,无法看到眼前以外的世界,一心只想大力出奇迹这点上。

钱只是结果。

毕竟,比起年入X万,更重要的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思路、什么样的姿态持续成长。

希望我们都能得偿所愿。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8 +1
临公子

微信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ID:hi-lingongzi)这是个工作、理财和自我修炼的公众号.我是临公子,LinkedIn中国专栏作者,秋成社区签约作者,一枚不正经的工科产品汪。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