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性格并不决定命运,行为才是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

01、为何有人认为“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是不少人信奉的名言。也是不少父母焦虑的来源:万一孩子性格不好怎么办?

其实,“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纯粹是胡扯。

但为什么这么胡扯的一句话还有不少人相信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

▼ 不清楚“性格”到底是什么

虽然“性格”这个词时常挂在我们嘴边,但真正知道“性格”是什么的人却少之又少。

按照彭聃龄在《普通心理学》中的定义

性格是人格的一部分,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举止中.....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受个体的生学因素的影响。

由此可见,性格主要是一个人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并通过言行来体现。

因此,一个人的性格并不等同于一个人的言行。

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性格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言行。

社会心理学家艾伦·威克(Allan Wicker)通过对各种人群、态度和行为的综述研究发现:人们表现出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各种行为。

丹尼尔·巴特森(Batson)等人所做的“道德伪善”实验,也说明了很多时候态度和行为是相背离的。

巴特森给参加实验的人布置了两个任务,一个十分诱人(参加者能挣到30美元),而一个却无聊且没有奖励。

参加者需要进行任务分配,一个分给自己,剩下的一个分给别人。

20个人中仅仅有1人认为给自己安排有奖励的诱人任务是最道德的,但却有16个人将诱人的任务分给了自己。

既然性格连行为都不能决定,更何谈决定命运呢?

归因不可变因素的偏好

当一个人在职、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将问题归因于不可变因素是一个更有诱惑力的选项。

比如,有人做事粗心大意,一直挺痛苦的,有天突然看到了一篇分析星座的文章《12星座中最粗心的星座——射手座》,立觉豁然开朗:

原来我粗心不是做事方法不对,而是天生的呀。

你看,将“粗心”归因成星座的问题是不是比去调整做事习惯要轻松多了。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给了很多人将问题归因为性格的口,自然也就不乏信众了。

▼ 爱给人贴标签的倾向

我们在认知和评价别人的时候特别喜欢贴标签,因为这能大大减轻我们的认知负担。

比如,通过一次合作发现某个同事不太爱说话,你很可能就会给这位同事贴上一个“内向”的标签;

通过某次吃饭买单的行为,你又有可能给一位朋友贴上“小气”的性格标签。

其实,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言行可能会是迥然不同的。

比如,一个平日里唯唯诺诺的人,上了战场可能就变成勇猛的战士了。

但是,除非是你特别关注的人,否则你是不可能长期去观察和比较一个人在多个不同情境下的言行举止的。

所以,我们还是更倾向于用一个片面化的性格标签来定义一个人,并将他的成功或失败与这个性格标签挂钩起来。

比如,乔布斯的成功就在于他的坚韧和追求完美的性格。

正是由于受上面三个原因的影响,不少人才误以为性格决定命运。

其实,相较于性格,一个人的行为对命运的影响会更大。

02、行为比性格影响更大

行为比性格对命运影响更大的原因有两个:

● 别人看不见你的性格,只看得到行为; ● 性格只是影响行为的因素之一;

① 别人看不见你的性格,只看得到行为

别人是看不见你的性格的,他们只是通过透过你展现出来的行为,给你贴上了不同的性格标签

比如,你参加了一个聚会,发现其中一个人跟人谈笑风生,你觉得他是一个外向的人呢,还是内向的人呢?

其实,他有可能是一名很内向的人,只是这个聚会对他很重要,他必须跟某些人做攀谈,因此他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所以在聚会上表现得很外向。

因此,只要你能根据需要展现出别人想见到的行为,你内在是什么样的性格反而影响不大。

性格只是影响行为的因素之一

两位社会心理学家Triandis,Kruas分别在1982年和1995年找出了40个会影响行为的社会因素。

这说明,性格并不是影响行为的唯一因素,甚至很多时候连主要因素都不是。

在一些群体或特殊的环境中,不同性格的人也会被引导出同样的行为。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Zimbardo),设计的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模拟监狱实验,就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津巴多想通过这个实验,了解到底是邪恶的犯人和恶毒的狱卒导致了监狱的残酷性,还是狱卒和犯人的角色令即便富有同情心的人也变得十分怨恨和冷酷。

他用抛硬币的方式,指派一些学习做狱卒,他给他们分发制服、警棍和哨子,并且命令他们按规则行事。另一半的学生则扮演犯人,他们穿着令人羞耻的囚服,并被关进单人牢房里。

在经过了一天愉快的角色扮演之后,狱卒和犯人,甚至研究者都进入了情境。狱卒开始贬损犯人,并且一些人开始制定参考的侮辱性规则。

津巴多报告说:“人们越来越分不清现实和幻觉、扮演的角色和自己的身份……这个创造出来的监狱……正在同化我们,使我们成为它的傀儡。”

勒庞在《乌合之众》里描述的种种智力低下的社会群体行为,也都充分说明了性格并不是影响行为的唯一因素。

因此,与其追求塑造自己的性格,还不如追求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

03、控制自己的行为

人的性格、情绪社会角色、所处的文化氛围等都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其中,有些因素是先天的,有些因素是后天的,有些因素是我们能够显性地意识到的,有些因素则是我们压根都意识不到的。

影响行为的因素如此错综复杂,因此想从源头出发来控制行为在当前阶段几乎是不可行的(这也进一步证明塑造性格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更佳的做法是从结果出发,根据情境需要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具体分为两步:

● 第一步:认清自己的行为倾向 ● 第二步:调节不一致的行为倾向

① 认清自己的行为倾向

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下意识的,比如,有人坐着晃腿,有人爱清静独处,有人爱发语音不爱写文字。

这类行为是最难控制的,因为你还没意识到它就已经发生了。

因此你要先用各种测评,立体地了解下自己的行为倾向,这样你才有可能在某些情境下对这类行为提前做干预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测评主要有MBTIDISCHBDI等等,这些测评都不够科学严谨,有较大的概率偏差,但对了解自我的行为倾向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② 调节不一致的行为倾向

了解了行为倾向后,目的不是让你给自己或他人去贴标签,比如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他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等等。

同样的行为倾向,在不同情境下的定义可能是迥然不同的。比如:

  • 敢于挑战未知风险的行为倾向,在需要冲锋陷阵时叫“勇敢的性格”,在需要遵纪守法时叫“鲁莽的性格”;
  • 遇事多考虑的行为倾向,在诸葛亮身上叫“谨慎的性格”,在袁绍身上叫“优柔寡断的性格”;
  • 偏神经质的行为倾向,在艺术界叫“奔放的性格”,在一般的职中叫“神经病”;

所以,你要做的是要撕掉这些标签,从“标签党”转成“变色龙”。

具体的做法就是从具体情境需要出发,分析出自己这次要采取的行为,然后再调整自己不一致的行为倾向。

比如,公司准备新推出一款产品,给你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你在一天内分析出主要竞品有哪些,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假设你的行为倾向是偏向于完美主义的,按照你一般的做法你肯定要找出所有能找到的竞品资料,然后一字不落地认真阅读,最后还要写出一份高质量的图文并茂PPT分析报告

但这么做的话至少需要一周时间,既然这次任务要求一天内就完成,你就要从这个具体情境出发,调节自己倾向的行为:

  • 不是找出所有能找到的竞品资料,而是限定在2小时内能找多少就算多少;
  • 不是对每份资料都一字不落地阅读,而是限定自己在4小时内必须翻完找到的资料;
  • 不写图文并茂的PPT分析报告,而是限定自己在2小时内用Excel表做个对比即可。

通过具体情境中的行为调节,哪怕你有完美主义倾向也一样可以在一天内完成任务。

04、小结

性格并不决定命运,行为才是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

无论你是何种性格的人,只要你展现出某个具体情境所需的行为,都一样可以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具体的做法分为两步:
1、认清自己的行为倾向
2、调节不一致的行为倾向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5 +1
YouCore

公众号“YouCore”(ID:YouCore),YouCore主策划,个人核心力赋能平台,一个老板、副总裁、总监们偷偷关注的公众号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2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行为是性格的一部分,把三观说成性格显然是不恰当的

2019-06-21 18:29

性格受平时自己做事情方式所逐渐形成的,我们做事情的方式又受环境以及人的影响

2019-06-24 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