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人到中年,如何避免失业危机?

有不少客户在咨询时,都担心中年失业,甚至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选Offer时都会问我,会不会有35岁被优化的风险

实际上,对中年失业的担忧,背后是对稳定性的渴望。

稳定性和单位性质有紧密关系,我做了个总结,如下图所示。

接下来我们就从单位性质和稳定性这个角度来聊聊如何应对中年失业。

一、及早进入“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从我画的图上可以看出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基本是铁饭碗,进去了就不用担心失业的事情,只要你工作表现不错,不犯大错,大概率可以安稳度过中年,走向退休

所以要避免中年失业,最典型的策略就是“考公考编”啊。这基本上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虽然难,但对于特别渴望稳定性、不愿意承受一点点失业风险的人来讲,是值得的。

你看看那么多清北的毕业生选择这条路,你看看那些遭受几年社会毒打后一战、二战、三战考公考编的职人,就明白了。

二、争取进国家所有企业单位

虽然现在很多国企很难有新增编制,进去后多数也是合同工,但国企的“稳”这个特点,还在啊,你像国家电网中国烟草铁总中移动、五大行等等,你进去后成了正式员工,基本也不用担心失业的事情,这类国企优化员工的概率和数量,都比民企私企要小得多。

有人说国企喜欢校园招聘,不喜欢社会招聘,进不去呀。

其实你只要不想着甘蔗两头甜——“刚毕业冲进热门领域赚几年钱,干不动了进国企”,那蛮可以在大学毕业时就进国企的哦。

另外,很多国企,也有社会招聘的,就是五大行,也有社会招聘的,搜一下或者到他们的官网上看看,有时就能碰上。

三、非国有单位员工应对中年失业的 5 种策略

因为机关单位、事业单位中大型国企的人没有事业焦虑,所以这里可能才是正题呀。对于非国有单位的员工,要应对中年失业,有 5 种策略。我们一个一个来说下。

注意,人和人在性格、偏好、天赋、风险耐受性等方面差异很大,我提的这些策略,并不能适用每一个人哦,也许你是有独特个性的哦。

第1种策略:选择可以长期发展的行业

其实工作稳定性,受外部环境影响很大,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个人的力量就微不足道,几乎没有机会“自保”。

比如双减政策,直接干翻了教培整个行业,无数人失业,这种背景下,你销售业绩再好,也没用啊。

比如通信技术的进步,淘汰了传呼机,你修传呼机修的再好、你做寻呼小姐做得尽职,也没用啊。

而这样的事情,隔几年就会发生,就会导致许多人失业,所以要应对中年失业,首要的就是——选择可以长期发展的行业。

只要你选到可以长期发展的行业,积累到有价值技能、经验、成果和关系,就不用担心失业的事情——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啊。

那有人会说,我怎么知道哪个行业能长期发展呢?

简单讲,九个字,“看民生、跟国策、随大流”。

所谓“看民生”,是指寻找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比如医疗、交通教育文化餐饮、安防、服饰等等,基本都是。

所谓“跟国策”,是指跟着国家政策选择行业,比如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规划的纲要里面,有“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提法,那跟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相关的产业,就可以考虑。

所谓“随大流”,是指参考大多数人的选择来做决策,比如“行行转IT”,那你也可以考虑IT呀,比如“医师公”很热,那也可以考虑呀。

第2种策略:选择稳定性高的企业

行业是大海,企业是航船,船越大越稳。所以我们在选择企业时,也要考虑行业里的头部企业或者市场地位高的企业,这类企业,一方面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回报也高。

当然,要选择你得有相应的“职资本”才行。好多人年复一年在小公司打转转,就是进不了头部企业,就是因为缺乏学历、技能项目经验、个人作品等等可以拿得出手的职场资本。

这种情况下,想要摆脱平均寿命不到3年的小公司,就要针对大企业的招聘要求好好做准备了。

第3种策略:把一项技能练成绝活。

要知道,就算你选择了能长期发展行业和不错的公司,也会面临被优化的可能性。 比如百度,末位淘汰呀。

比如阿里腾讯,今年也在裁员啊。

这种时候,其实你还要拼过同事,要比他们厉害。那要拼过同事,把一项技能练成绝活,成为公司里领先的少数人,就很重要了。

基本上,公司优化人员时,都会先优化技能水平差、绩效差的。而你如果能有绝活,能成为核心,就可以晚几年被干掉。

这么说好像被干掉是早晚的事,悲观了点……

就算被干掉,因为你技能出众,也可以在市场上迅速找到下家。

第4种策略:打造 Plan B

在说第一种策略时,我说外部环境的变化破坏力巨大,个人难以抵抗。就算你选择了可以长期发展的行业,这个行业,也可能遭遇暴风雨呀。比如说教培,放在10年前,很多人觉得这是个很赞的领域哇,极少人想到会一夜之间被干掉。

所以,只有一个主业,仍然是不安全的。要有 Plan B 思维,要适时创造第二曲线,拥有第二种可以赚钱的本领。

比如我原来做软件开发,业余时间就写书、做职业规划咨询,现在就切换过来了,以职业咨询为主业了,同时我还保持着写书、开发课程、招募人才等可以赚钱的本领。

为了应对风险,Plan B 所在领域,可以和主业不同。比如主业在教育领域,Plan B可以在媒体或者咨询。这样的话,抗风险能力更强。当然,这种也更难。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 +1
安晓辉

微信公众号:安晓辉生涯(ID:programmer_sight);作家,职业规划师。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