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都是“碎片化学习”,凭什么TA能以2倍速成长?

内容来源:文章摘自《秘书工作手记》,本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像玉的石头(李珣)著。本期听书内容经作者授权由水木读书荟制作发布。

特别适合:文秘工作从业者、公务员、职小白

职场是成就自己和他人的竞技场。如果你想有所成就,就一定要多跟前人学几招。

那么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招数是:如何利用“碎片化学习”有效提升自己?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真的很快,我们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根本不足以支撑未来长达几十年的职场生涯

进入社会后,有的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会安排人才参加行业培训

但是大多数企业没有这样的条件,于是大家为了提升自己,有的人会选择不断参加考试获取证书,但更多的人,会将手机作为获取学习内容的重要渠道

接下来我就为大家分享作者石头哥关于“碎片化学习”的几点想法。

1.不要为自己经常看手机感到难堪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信息科技发展,地铁里、商场中、公交上,到处都是抱着手机目不转睛的人。

大家有事没事的,看看今日头条,翻翻知乎日报,刷刷微信朋友圈,总之就是过一会儿不看手机,就觉得和世界脱节了一般。

本来爱看手机只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习惯而已,却时不时就会有人跳出来指摘。

有的人说,手机里都是些无聊的信息,年轻人醉心于移动终端阅读方式,被大量无聊的信息所淹没,从而挤占了严肃阅读的时间。

有的人更是耸人听闻,说不进行严肃阅读的人其实是受害者。

这让一些“低头族”也受到了影响,在网上发起“戒除手机”“保证一周不刷朋友圈”“卸载新闻APP”之类的“反碎片化阅读活动,跑去钻研原典、啃大部头,结果却又往往是无疾而终。

其实在这个时代,老看手机,从手机上获取信息和知识,这是自然而然的,有些人喜欢读短资讯,有些人喜欢读书籍和长文,只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罢了。

但将“碎片化阅读”当成一种毒蛇猛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与它有关的日子真的该结束了。

碎片化阅读并不低下,离可耻就更远了。

2.我们其实正在受益于碎片化阅读

城市越来越大,事情越来越多,我们大多数人的一天是疲惫的。

很多人也憧憬有个慵懒的下午,西下的阳光落在藤椅上,随手打开一本厚厚的书,抿一口香浓的咖啡,能够静静享受阅读的惬意和舒适。

然而,现实中更多的面往往是你在公交上搏斗、在地铁里搏斗、在滴滴打车里搏斗,不要说安心的读书,怕是连打开一本书都困难,即使好不容易在车上站稳了脚跟,打开了书,看不了几页,换乘站到了。

条件已然如此,谈读书,未免有些奢侈。

幸好,是碎片化的阅读和学习,拯救了这些琐碎的时间、拥挤的空间。

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说:

“既然我们的阅读习惯已经经常被手机所吸引,那么我们的边角料时间为什么不可以在手机上读书呢?当我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些我真正喜欢的电子书的时候,我的边角料时间又回到了书本上。”

碎片化阅读的一个巨大功劳,是将阅读重新送回日常生活,因为人们在这之前,几乎连碎片化的阅读机会都要逐渐失去了。

与其奋力反抗,不如躺下来享受。把碎片化学习的便利性、有效性发挥到极致,会比“对抗碎片化”更有价值,也更有机会做到。

3.有效进行碎片化学习的几种途径

首先,适当聚焦一些领域。

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还是需要适当聚焦,其实在碎片化信息的大海里,有很多高度细分、高度专业化的自媒体或发言者。

比如办公室人,就可以多关注讲职、办会的信息源,说不准哪天就用上了。

其次,精选上档次的平台。

进行碎片化学习,找到靠谱的平台是最重要的。

我斗胆给大家推荐几个:新闻类的,腾讯新闻、凤凰新闻都不错;知识类的,知乎日报、果壳、简书都不错,有观点有腔调有审美;微信公众号最难甄别,但可以通过新榜来查阅排名靠前的账号关注。

第三,启迪代替灌输。

碎片化学习的精髓在于“直接摘果子”,什么意思?以往的系统学习是重推理的,希望把整个逻辑过程呈现在你面前。

碎片化是直接告诉你结论,用启迪代替灌输。这没什么不好,阅读不是为了阅读本身,而是为了有所收获。

以上内容选自《秘书工作手记》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像玉的石头(李珣),微信公众号“办公室的秘密”创办人,党史系博士在读,京城某高校办公室工作多年,目前主要工作是写材料,江湖人称“石头哥”。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2 +1
水木读书荟

清华大学出版社旗下人文经管账号,推荐精品好书。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出版社(ID:qhdxcbs)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